突如其来的“8·8”九寨沟7.0级地震给当地带了一定损害,虽然当地政府已经采取相关保障措施,但震后灾区人民仍然可能面临食物短缺、水源污染、粉尘污染以及生活环境和习惯改变等诸多困难,灾民、志愿者和部队官兵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均会明显增高。
也许对于震后争分夺秒的抢救最宝贵的生命来说,各类过敏性疾病会显得微不足道,但地震本身就是一次灾难,再加上各种过敏性疾病带来的剧烈瘙痒、疼痛等无疑会雪上加霜。随着灾后初期以外科救治为主向多学科防病治病的医疗模式改变,防治过敏性疾病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也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常见的过敏原有哪些?
吸入式:粉尘、花粉、柳絮等。
食入式:牛奶、鸡蛋、鱼虾等。
接触式:蚊虫、化妆品等。
药物性: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碘制剂、磺胺类、别嘌醇、异种血清类等。
自身组织型: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受微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烧伤等生物、理化因素影响而使结构或组成发生改变的自身组织也可成为过敏原。
地震后“过敏性疾病”的疾病表现
地震灾区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包括丘疹性荨麻疹(包括虫咬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症状按照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红斑、瘙痒、红肿等各种皮疹和荨麻疹;喷嚏、鼻塞、鼻痒、咳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中度:胸闷、心悸、喉头肿大、呼吸困难、脸色涨红;面色苍白、多汗、血压下降;头昏、抽搐、大小便失禁等。
重度:广泛性红斑、发热、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溶血、昏迷,甚至过敏性休克。
地震后“过敏性疾病”应如何预防?
集体防护
住野外帐篷时,要加强喷洒驱蚊灭虫剂;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增强抵抗力,减少各类疾病的发生,应配备足够的抗过敏药物。
个人防护
清理废墟时要扎紧衣袖裤口,戴上口罩;夜间睡眠时尽可能使用蚊帐并外涂驱蚊露,以减少蚊虫叮咬;皮肤发生问题后要及时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心理防护
要及时做好救灾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为他们减压,避免生理和心理过度负担,可以降低精神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简易处置
对于最常见的瘙痒,应避免搔抓,以打断瘙痒-搔抓-瘙痒加重-搔抓的恶性循环。对于各种皮肤创伤,也应尽快消毒包扎,以避免进一步的感染。
警惕光敏反应
如依诺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磺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剂;格列美脲、格列本脲等磺酰脲类降糖药。服用这些药物时,应避免暴露在日光下。
重视交叉过敏现象
对于含有过敏原的同一类药物或者复方制剂,也应避免使用。
常见抗过敏药物有哪些?
抗组胺药物
是最为常用的抗过敏药物,目前已发展到第三代。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有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服用后会出现嗜睡、乏力、反应迟钝等症状;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很少,几乎无明显的抗胆碱能作用和镇静作用,常用的药物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第三代抗组胺药,如地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左西替利嗪等,副作用更轻。
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
又称肥大细胞稳定剂,主要有酮替芬、色甘酸钠、色羟丙钠等,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此类药物毒性甚微,较为安全。
钙剂
常用药物有乳酸钙、葡萄糖酸钙,一般用于皮肤瘙痒、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糖皮质激素
包括泼尼松、地塞米松、甲强龙,可抑制机体异常的免疫反应,目前广泛应用于顽固性外源性过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
药师有话说:过敏不可怕,应对有妙招
1.服用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时应避免从事开车、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前列腺肥大、青光眼、肝肾功能低下者也应慎用。
2.虽然第二类、第三类抗组胺药物的引起嗜睡的副作用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个体差异,如果一定要服用这些药物,最好在晚上临睡前,并且服药期间不要饮酒,这样能够降低由药物带来的不良影响。
3.过敏反应介质阻滞剂起效慢,一般在连续服药1-2周后起效,故需耐心、规律服药,不可随意间断。
4.因病情需要而联合用药时,在症状控制后,不宜立即停用所有药物,而应逐个逐渐撤药。
5.连续服用同一种抗过敏药物不宜超过三个月,否则会导致药效下降,产生耐药,一般要换用其他作用机理的抗过敏药物继续治疗。
6.一旦诊断为支气管哮喘,必须规律用药,千万不能症状稍缓解即自行停药。是否停药或者减少剂量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在服用抗过敏药物后,症状未改善或加重时,不要轻易加大用量。由于这类药本身可能有一定的致敏性,如苯海拉明可致药疹等,应咨询医生后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