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常说:“是药三分毒。"究竟在生活中,服药有可能存在哪些误区呢?下面我们就常见的用药误区给予分析和纠正。
一、常见的错误服药观念
1.新药比老药疗效好。
目前,很多人在治病时会主动选择新药。新药是经过严格的试验,并证实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才批准上市的药物。但是,新药被应用于临床的时间还不长,其有可能发生的毒副反应还未被充分认识,最终有可能被淘汰掉。因此,我们要谨慎的选择新药。选择药品不是新的就是好的,而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才是正确的。
2.打针比吃药见效快。
传统观念认为注射药物比口服药物起效快,疗效好,其实不然。注射液中因其不可避免的存在不溶性的微粒,有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比如休克。注射液所配的药物越多,所含的微粒就越多,发生不良反应的频率也越高。所以非疾病必须所需,应优先选择使用口服药物。
3.发热就用抗生素。
许多人,往往把发热和细菌感染画上等号,因此一发热就认为该用抗生素。引起发热的原因绝不只有细菌感染一种,肿瘤患者可以发热,病毒感染也可以发热。一定要先弄清楚发热的原因,针对感染的病菌不同,再针对性地选择有效的抗生素才是明智的选择。
4.口服抗生素不会过敏。
很多人认为口服抗生素不用做皮试,不会发生过敏。有些口服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按规定也应做皮肤敏感实验。对于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某类药物的过敏者,即使是口服药物,也要慎重,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如皮疹、心慌、胸闷、腹泻等,发现过敏症状及时就医。
5.喜欢中西药物联用。
大量的实践证明,绝大部分中西药是可以同时服用的,有时两者相互结合,往往能增强疗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中西药物是不能同时服用的,药物之间有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比如服用B族维生素时,不能同时服用大黄、五倍子等中药,两者结合能够生成一种不能被胃肠吸收的化合物,从而使维生素B失去作用。因此需要同时服用中西药物时,应先向专业的医师或药师咨询清楚。
二、错误的服药时间
科学的服药时间是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特点和药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浓度来合理安排的。准确来说,一天三次服药,不是每天随三餐吃上3次就行了。它的意思是指每间隔8小时服用一次,一天服3次。另外,饭前服用一般应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饭后服用一般是指餐后30分钟左右,睡前服药至少提前15分钟。
三、错误的服药方式
1.吃药不注意水温
人们在服药时大多会饮用温水,但有部分药物遇热后会发生一定的物理或化学反应,从而影响药效。比如含酶类的助消化药物、活疫苗、含活性菌的药物等,遇热后都会使药物失去活性。这些药物的储藏温度为2到8℃,服用时应当用凉白开水送服。
2.儿童喜欢用饮料送药
儿童在服药时大人喜欢用饮料来送药,以改善药物的口感。饮料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危险。因此最好用温白开水送服。
3.服药方式错误
比如舌下含服的药片直接吞咽。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时,药物吸收完全且起效迅速,能迅速缓解心绞痛,如果改为口服,其药效会大打折扣。包衣片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等,它们具有维持药物不在胃里被破坏,到肠道中才被分解吸收的特点。因此,包衣片应用温水整体吞服,不可研碎服用。泡腾片如金莲清热泡腾片,遇水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如果和温水一起服下,有可能引起窒息,因此,必须先将药物溶解后再服用。
总之,药品的种类繁多,合理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因此,服药前切不可掉以轻心,应仔细阅读说明书,咨询专业的医师或者药师。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郑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