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作为中药应用的历史悠久,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芍药为中品“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南朝梁代著名医药学家陶弘景首次提出芍药有白、赤之分,在他的著作《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虽未明确划分出白芍、赤芍,但提到了药材的性状、产地与功效的差异。
简而言之,在梁代之前,只有芍药,没有白芍、赤芍之说。而在陶弘景之后,我国的医药学家经过前人的用药经验积累和总结,也开始认识到芍药的白、赤之分。到了现代,《中国药典》中已不再记载芍药,而是分别记载了白芍和赤芍两种中药。
那么,本是同根生的白芍和赤芍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查阅历代本草和医药书籍,其中不乏对于白芍和赤芍的功效差异记载,如下:
金代,《注解伤寒论》:“芍药,白补而赤泻,白收而赤散。”
明代,《本草纲目》:“白芍药益脾,能于土中泻木。赤芍药散邪,能行血中之滞。”
现代,《本草正义》中阐释得更透彻:“一为补血养肝脾真阴,而收摄脾气之散乱,肝气之态横,则白芍也;一为逐血导瘀,破积泄降,则赤芍也。”
综上,我们可知白芍的功效偏补、收,既能补肝血养肝;又能柔肝、敛肝、疏肝,兼能安脾;而赤芍功效偏泻、散,长于清热凉血,能清血分实热,活血化瘀,兼泻肝火。“土中泻木”是指在调理脾胃的同时能疏利肝胆。
- | 白芍 | 赤芍 |
基源植物 | 毛茛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 | 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 |
产地 | 主产浙江、安徽、四川等地 |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主产于内蒙古、辽宁、河北、甘肃等地。 |
浙江产者,称为杭白芍,品质最佳; | ||
安徽产者,称为亳白芍,产量最大;四川产者,名川白芍,又名中江芍,产量亦大。 | ||
加工处理方法 | 夏、秋二季釆挖,洗净,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晒干。 |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泥沙,晒干。 |
药材性状(饮片) | 呈类圆形的薄片。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切面微带棕红色或类白色,形成层环明显,可见稍隆起的筋脉纹呈放射状排列。气微,味微苦、酸。 | 呈类圆形切片,外表皮棕褐色。切面粉白色或粉红色,皮部窄,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有的有裂隙。 |
性味归经和功能主治 |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养血调经,敛阴止汗,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用于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胁痛,腹痛,四肢挛痛,头痛眩晕。 | 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热入营血,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
不适宜人群 | 本品属寒凉之品,因此外感风寒、内伤生冷,脾胃虚寒、肾阳虚衰等证者;以及妇女月经不调,证属虚寒者;产妇等不宜单味药大量服用。气虚自汗,阳虚汗出者忌用。 | 本品清热凉血,且活血散瘀的功效强,因此一切血虚病,及泄泻,产后恶露已行、少腹痛已止,痈疽已溃者,都不宜服用。 |
配伍禁忌 | 不宜与藜芦同用。 |
其实,除了药用功效有所差异之外,白芍和赤芍还有以下不同:
1、由上表我们可知白芍与赤芍基源相近,但由于其生长环境及采收加工方式的不同,使其拥有了不同的药性及功效主治。
2、研究表明:白芍和赤芍含有的化学成分类似,主要为单萜及其苷类(芍药苷、芍药内酯苷等)、三萜类(齐墩果酸等)、黄酮类(山柰酚等)、挥发油类(丹皮酚等)、鞣质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但二者药材(饮片)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有所差异。
3、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芍和赤芍均具有镇痛、抗炎、抗氧化、抗血栓、抗抑郁、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药理作用,此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降血糖等作用。
白芍在抗炎、解痉镇痛、抗抑郁、补血等方面作用优于赤芍;
而赤芍在抗血小板凝集、舒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等方面作用更强。
白芍和赤芍不仅是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还是营养价值高的食材。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食用方法:
01、白芍炖猪肘
原料:白芍25克,猪肘500克,料酒5ml,食盐、味精、姜片、葱段各适量。
做法:将以上原料按常法入锅炖熟就可以。
功效:养血调经,柔肝止疼,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虚发热等症效果明显。
03、白芍麦枣粥
原料:糯米150克,大枣30克,白芍20克,小麦25克,蜂蜜15克。
做法:
一、先将糯米淘洗净,用凉水浸泡1小时,捞出来沥干水份;红枣去核洗干净,切两半。
二、将小麦、白芍整理干净,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锅里,注入适量的水烧沸,接下来小火煎煮30分钟。
三、拿出药袋,把红枣和糯米一起放进锅里,用大火煮沸,接下来改小火煮到糯米软烂,下蜂蜜搅拌均匀就可以。
功效:养血,益肾,健脾养胃,比较适用于病后体虚、肝硬化、女士血虚、心血管病患等。
03、茯苓赤芍茶
原料:茯苓5克、赤芍3克、花茶3克。
做法:用250毫升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传统药茶方。功能健脾利水、活血,用于水肿、血肿、耳源性眩晕。
审稿专家:
一审: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珍珍
二审: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国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