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宫颈癌预防意识的提高,HPV疫苗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市面上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很多已经接种了二价/四价HPV疫苗的女性会疑惑,是否还需要再接种九价HPV疫苗呢?
下面药师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宫颈癌预防的最优解。
HPV疫苗 | 二价 | 四价 | 九价 |
覆盖HPV型别 | HPV 16、18(高危型) | HPV 16、18(高危型) + 6、11(低危型) | HPV 16/18/31/33/45/52/58(7种高危型) + 6、11(2种低危型) |
预防 | 约70%宫颈癌 | 70%宫颈癌 + 90%生殖器疣 | 约90%宫颈癌 + 更多相关癌症(如阴道癌、肛门癌等) |
适用 | 9-45岁女性 | 9-45岁女性 + 男性(预防肛门癌、生殖器疣) | 9-45岁女性 |
接种 | 0、1、6月 | 0、2、6月 | 0、2、6月 |
经济性 | 最低 | 中等 | 最高 |
国产三针约1000-1800元 | 三针约2400-5100元 | 三针约3900-7500元 | |
供应 | 较充足 | 较充足 | 供应紧张 |
额外 | 仅覆盖高危致癌型别 | 男女适用,覆盖部分低危型 | 覆盖型别最广,保护范围最大 |
1、女性可选择二价/四价/九价,二价性价比突出,九价覆盖更广,早期接种免疫应答更强。
2、男性可接种四价疫苗,可预防生殖器疣,降低自身及伴侣风险。
3、多性伴侣、免疫力低下者建议优先九价;普通人群二价已可满足基础防护;孕妇、免疫缺陷者禁用所有HPV疫苗。
1、专业角度:目前,国内官方指南未推荐在二价或四价基础上补种九价疫苗,因交叉保护有限且会增加不必要的接种风险。
2、政策性支持:最新研究指出,在九价供应不足时,采用“1剂二价+1剂九价”的混合方案,可提前实现宫颈癌消除目标(如2060年),同时节省成本。但是目前有关三种HPV疫苗互换使用的安全性、免疫原性或效力的资料十分有限,如果已经接种二价/四价疫苗,且在九价疫苗供应充足前,可以先获得二价/四价疫苗的保护,等待后续有机会再考虑补接种九价疫苗。
Q1、打了疫苗就能“一劳永逸”?
A2、错误!疫苗仅预防特定HPV型别,且保护期约8-10年,需结合筛查长期防护。
Q2、国产疫苗不如进口安全有效?
A2、目前两款国产二价HPV疫苗均通过WHO预认证,保护效力与进口二价相当,且价格仅为进口的一半。
宫颈癌防控需建立“疫苗+筛查+健康生活”的综合体系。对于已接种二价/四价疫苗的女性,无需盲目追求九价,定期筛查才是关键;未接种者可根据年龄和经济状况灵活选择。早接种、早筛查——才是抵御宫颈癌的最优解!
(注:具体接种方案需结合个体健康状况,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或药师)
审稿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郭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