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六味补肾阴方剂——六味地黄丸

发布日期:2024-02-28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叶永浓

药物简介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的人群,以补肾阴为主,为治疗阴虚的代表方剂。该方出自宋代著名儿科医家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原名地黄丸。该方由六味药组成,后来由于使用地黄的方子太多,于是就称六味地黄丸。

● 【药物组成】●

六味地黄丸组成如下:熟地黄八钱(24克),山萸肉四钱(12克),干山药四钱(12克),茯苓三钱(9克),牡丹皮三钱(9克),泽泻三钱(9克)。它的古代用法:

● 【用法用量】●

古代用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温水化下三丸;

现代用法:蜜丸,每服9克,日2-3次;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 【功效主治】●

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精不足证,该证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视物眼花,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燥咽痛,牙齿动摇,足跟作痛,以及小儿卤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临床上以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沉细为辩证要点。


效用分析

本方为补肾填精基础方,方中君臣佐使的搭配亦为“三补”“三泻”法的代表方。

方中重用熟地黄为君药,填精益髓,滋阴补肾;山萸肉补养肝肾、且能涩精,为臣药;山药既能补肾固精,又补脾以助后天生化之源,亦为臣药;三药相配合,补肝脾肾,称为“三补”。

泽泻利湿泄浊,防熟地黄之滋腻;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健脾渗湿,配山药补脾而助健运,所谓“三泻”,泻湿浊而降相火。

全方六药合用,补泻兼施,滋补肾之阴精而降相火,后世遵此方为滋补肾精之圣剂。


成药例证

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临床上通过药物的加减形成了不同的方剂

市面上常见的有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都气丸、麦味地黄丸、归芍地黄丸等,这几种方剂都有滋阴补肾的作用,但又略有偏重。知柏地黄丸偏于滋阴降火,杞菊地黄丸偏于养肝明目,都气丸偏于滋肾纳气,麦味地黄丸偏于滋补肺肾。

下面介绍一下这几个方剂的差异,须根据医生诊断的不同辩证来合理用药,不可盲目进补。

● 【六味地黄丸】●

功用:填精滋阴补肾

主治:肾阴精不足证。

症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口燥咽干。

● 【知柏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功用:滋阴降火

主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证。

症见:潮热盗汗,耳鸣遗精,血淋尿痛。

● 【杞菊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枸杞、菊花

功用:滋肾养肝明目

主治:肝肾阴虚证。

症见:两目昏花,视物模糊,眼睛干涩,迎风流泪。

● 【都气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五味子

功用:滋肾纳气

主治:肺肾两虚证。

症见:咳嗽气喘,呃逆滑精,腰痛。

● 【麦味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麦冬、五味子

功用:滋补肺肾

主治:肺肾阴虚证。

症见:虚烦劳热,咳嗽吐血,潮热盗汗。

● 【归芍地黄丸】●

组成:六味地黄丸+当归、白芍

功用:滋肾补血, 清虚热。

主治:肝肾阴虚血少证。

症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足跟痛。




审稿专家:

一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张建军、董玉娟

二审: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松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