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诗经•卫风•氓》
桑作为药用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滇南本草》,之后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中品,《本草纲目》亦记载“桑,东方之神木也”。
在传统中医看来,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在民间有“春采桑枝、夏食桑果、秋收桑叶、冬取桑皮”之说。除了桑树本身,依靠采桑养蚕之后才能生产的动物类中药僵蚕,还有寄生于桑树上的真菌类中药桑黄,也是跟桑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便是桑树“一树六药”的由来了!
桑枝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桑枝在春末夏初采收,故又叫嫩桑枝。桑枝以枝条肥嫩、干燥、断面呈黄白色者为佳。
桑枝味微苦,性平,归肝经。桑枝具有祛风湿,利关节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本草图经》记载:桑枝“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历代本草均言桑枝不寒不热,药性平和。
桑葚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果穗。在4-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晒干,或略蒸后晒干。
桑葚味甘、酸,性寒,归心、肝、肾经。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燥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心悸失眠,须发早白,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
《滇南本草》记载:桑椹子“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之后《本草纲目》记载更为详细:“桑葚,单食,止消渴;利五脏关节,通血气,久服不饥,安魂镇神,令人聪明、变白、不老;多收暴干为末,蜜丸日服;捣汁饮,解中酒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
注意: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不宜食用。
桑叶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桑叶,在历代本草里都有“叶采经霜者”的说法,故又称为“霜桑叶”;《中国药典》规定桑叶要 “初霜后”采收;中医历来也认为霜桑叶的品质较佳。
桑叶味甘、苦,性寒,归肺、肝经。桑叶清清发散,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之功效,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桑叶在古代又被称为“神仙草”,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治劳热咳嗽,明目长发,止消渴。”
临床上桑叶常与菊花配伍,即经典方剂《桑菊饮》,可用于治疗风温初起,咳嗽、身热不甚、口微渴等病症。
注意:经期妇女及孕妇不宜食用。
桑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在秋末叶落时至次春发芽前采挖根部,刮去黄棕色粗皮,纵向剖开,剥取根皮,晒干。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喘咳,水肿胀满尿少,面目肌肤浮肿。
《滇南本草》记载:“金受火制,惟桑白皮可以泻之,止肺热咳嗽。止喘促吼咳,消肺痰咳血,利小便,消气肿面浮,肺气上逆作喘,开胃进食,盖气降痰消则食进,非脾气虚弱。”
临床上桑白皮常与地骨皮配伍,即经典方剂《泻白散》,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的病症。
注意:肺虚无火、小便多及风寒咳嗽者不宜食用。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 4~5龄的幼虫感染(或人工接种)白僵菌而致死的干燥体。多于春、秋季生产,将感染白僵菌病死的蚕干燥。僵蚕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
僵蚕味咸、辛,性平,归肝、肺、胃经。僵蚕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斜,风热头痛,目赤咽痛,风疹瘙痒,发颐痄腮。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僵蚕“主小儿惊痫夜啼,去三虫,减黑 ,令人面色好,男子阴疡病。生平泽。”
注意:《本草经疏》曰:凡中风口噤,小儿惊痫夜啼,由于心虚神魂不宁,血虚经络劲急所致,而无外邪为病者忌之;女子崩中,产后余痛,非风寒客入者,亦不宜用。
桑黄为多孔菌科真菌的干燥子实体。桑黄作为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记载于中品“桑”的项下,记为“桑耳”,“桑耳,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癥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唐代甄权的《药性论》言:“桑耳,使,一名桑臣,又名桑黄。味甘、辛,无毒。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痃癖,兼疗伏血,下赤血。” 首次出现了“桑黄”一名,并明确了 “桑耳”即“桑黄”。
桑黄在历代本草中记载的是生长寄生在桑树上的真菌,生长缓慢,比较稀少。现代的桑黄指的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品种,《中华本草》记载:桑黄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干燥子实体,主要生长于杨、柳等阔叶树树干上,多分布于华北、西北地区。桑黄味甘、辛、微苦,性寒,归肝、肾经。桑黄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血崩,血淋,脱肛泻血,带下,经闭,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注意:经期妇女及孕妇不宜食用。
桑树浑身皆宝,但“一树六药”,各个药的功效却不一样。偏于外感的热病,如风热感冒,多用桑叶散外邪;偏于肢体关节不利,多用桑枝通经络;偏于肺热肺火,多用桑白皮清热泻火;偏于阴血不足,则可多用桑葚滋阴养血。若是小儿惊风抽搐,多用僵蚕息风止痉;若是妇女血崩带下,多用桑黄活血止血。桑树在中华历史长河中,已不只是一种植物,还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审稿专家:广州市正骨医院 李丽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