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高血压患者逐年增多,突发脑出血疾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近些年突发性脑出血相关新闻也越来越多,因此脑出血疾病已经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健康问题。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脑出血这个疾病。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脑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中病死率最高的疾病。脑出血高发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增加,近些年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其中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引发脑出血的因素。在长期高血压的影响下,脑内小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从而导致血管壁薄弱,当血压骤然升高时(比如酗酒、生气、熬夜工作等)容易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1、如果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需警惕以下症状:
2、突发无明显原因的剧烈的头痛
3、突然恶心呕吐
4、突然出现身体一侧发麻,或面部、胳膊、手指的麻木,脖颈僵硬
5、突然单眼或双眼视物模糊
6、突然行走困难,平衡障碍
7、突然嗜睡昏迷,即便在白天也有明显睡意,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严重者出现昏迷
1、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请医护人员前来紧急处置和转运病人入院抢救。
2、保持患者呼吸通畅。迅速将患者平放于宽敞通风便于抢救的地方, 仰头并偏向一侧吸氧,解开衣领,清理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保证呼吸道畅通;
3、不要随意摇晃或搬动患者;
脑出血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不多、脑干出血及病情不严重的脑出血患者,临床主要是控制血压,预防再次出血及预防并发症,可有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1、降压药:
急性脑出血患者收缩压≥220mmHg,应积极使用静脉抗血压药物进行抗压治疗,如乌拉地尔、硝普钠等注射剂。在降压期间应严密观察血压水平变化,避免血压波动。
2、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之后很可能会合并颅内压升高,必要的时候也需要使用脱水、降低颅内压的药物,比如甘露醇、甘油果糖等药物。
3、止血药物:
比如氨甲环酸等药物,由于止血药物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尚不确定,且可能增加血栓栓塞的风险,需要酌情使用。
4、保护胃黏膜的药物:
脑出血患者若是合并恶心、呕吐,也需要应用一些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药物。
1、脑出血可防可控。对脑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干预因素包括: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血脂异常等。
2、在所有危险因素中,高血压仍是导致脑出血的首位原因,建议患者定期测量血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降压治疗,普通高血压患者应降至 130/80mmHg 以下。
3、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戒烟戒酒,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动作轻缓,避免情绪激动,饮食清淡,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等。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 副主任药师 郭新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