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肝素拮抗药
使用鱼精蛋白注射液需了解
☆ 硫酸鱼精蛋白可引起急性循环衰竭、非心源性肺水肿、肺动脉高压(严重肺血管收缩导致)。风险因素包括大剂量、快速给药、重复注射、既往使用鱼精蛋白以及当前或既往使用含鱼精蛋白的药物(NPH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及某些B受体阻滞剂)。其他风险因素包括对鱼类过敏、既往输精管切除术史、严重的左心室功能不全和术前肺血流动力学异常。对于存在任何上述风险因素的患者,在给予硫酸鱼精蛋白前应仔细权衡用药的风险与获益。应配备即用型血管升压药和复苏设备,以防发生严重的鱼精蛋白反应。
☆ 硫酸鱼精蛋白注射液是FDA唯一批准的肝素拮抗剂,主要用于中和肝素抗凝作用,降低术后出血风险。
性状与成份
☆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主要成份为硫酸鱼精蛋白,系自适宜鱼类新鲜成熟精子中提取的一种碱性蛋白质的硫酸盐。
☆ 本品为硫酸鱼精蛋白加氯化钠使成等渗无菌水溶液。每100ml 中含苯酚0.25g。辅料名称:苯酚、氯化钠、注射用水。
适应症
☆ 抗肝素药。用于因注射肝素钠或者肝素钙严重过量所引起的出血症及自发性出血,如咯血等。
用法用量
☆ 抗肝素过量:缓慢静注。用量与最后 1 次肝素使用量相当(1 mg 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 100 单位肝素)。每次不超过5 mL(50 mg),缓慢静注。一般以每分钟 0.5 mL的速度静注,在10分钟内注入量以不超过50 mg为度。
☆ 因为本品自身具有抗凝作用,所以 2 小时内不宜超过 100 mg(即本品作用有效持续时间内)。除非另有确凿依据,不得加大剂量。
☆ 抗自发性出血:静滴,5-8mg/kg体重/日,分两次,间隔6小时,每次以300-5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3日后改为半量。
不良反应
☆ 本品静脉注射可导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胸闷及呼吸困难,大多因静注过快所致,系药物直接作用于心肌或周围血管扩张引起;也有肺动脉高压或高血压的报道。
☆ 本品静脉注射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 注射后有恶心、呕吐、短暂的面部潮红伴温热感和疲倦。
☆ 在接受心脏插管等手术的清醒患者中,有背痛不良事件报告。
☆ 报告的严重不良反应还包括:
过敏反应导致的严重呼吸窘迫、循环衰竭和毛细血管渗漏。有报告称既往无过敏史的患者出现致死性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伴随循环衰竭、毛细血管渗漏、及非心源性肺水肿;
急性肺动脉高压;
严重、潜在的不可逆循环衰竭伴心肌衰竭和心输出量减少;
在接受心脏手术并行心肺旁路术的患者中,报告了与使用鱼精蛋白相关的高蛋白血症、非心源性肺水肿。
禁忌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 本品易破坏,口服无效。禁与碱性物质接触,注射器具不能带有碱性。
☆ 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致热感、皮肤发红、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 肝素代谢迅速,轻微过量停用即可,严重过量应用鱼精蛋白缓慢静注予以中和,如果肝素注射后已超过半小时,鱼精蛋白用量需减半。
☆ 有鱼类过敏史的患者可能对鱼精蛋白发生超敏反应。使用含鱼精蛋白胰岛素或在肝素中和期间暴露于鱼精蛋白的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接受大剂量鱼精蛋白静脉注射后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反应。有男性不育症或输精管切除术史者的血清中存在抗鱼精蛋白抗体的报告,提示有以上病史或手术史患者在使用硫酸鱼精蛋白时可发生过敏反应。
☆ 对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后密切监测非常重要。本品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引起严重低血压及过敏反应。应配备抢救治疗设备。
☆ 因为已有硫酸鱼精蛋白给药后致死性过敏反应和过敏性反应的报告,本品只能在配备复苏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 有关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本品的资料少,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
☆ 儿童用本品静滴:抗自发性出血,每日 5-8 mg/k g,分2次,间隔 6 小时,每次以 300-500 mL 灭菌生理盐水稀释后使用,3日后改用半量。一次用量不超 25 mg;
☆ 静注:抗肝素过量,用量与最后 1 次肝素使用量相当。一般用其 1% 溶液,每次不超过 2.5 mL(25mg),缓慢静注。1 mg 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 100 单位肝素。
老年患者用药
☆ 未进行该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物相互作用
☆ 碱性药物可使其失去活性。
☆ 硫酸鱼精蛋白已显示与特定抗生素不相容,包括几种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抗生素。
药物过量
☆ 使用本品不可过量,在短时间内用量不超过 100 mg,因本品是一弱抗凝剂,可抑制凝血酶形成及其功能,过量可引起再度出血及其他不良反应。
药理毒理
☆ 本品具有强碱性基团,在体内可与强酸性的肝素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这种直接拮抗作用使肝素失去抗凝活性。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加强其对凝血酶的抑制作用。
☆ 个别实验证实,本品可分解肝素与抗凝血酶III的结合,从而消除其抗凝作用。本品尚具有轻度抗凝血酶原激酶作用,但临床一般不用于对抗非肝素所致抗凝作用。
药代动力学
☆ 注射后 0.5-1min即能发挥止血效能。作用持续约 2 小时。半衰期(T1/2)与用量相关,用量越大,T1/2越长。
贮藏
☆ 密闭,在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20℃)保存。
作者: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 陈仪
审稿专家: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 陈苑兰 曾岳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