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生理具有“脾常不足”的特点, 即脾胃运化功能薄弱,一旦饮食失宜,寒温失调,均能使脾胃受损发生肠胃疾病。
砂仁药食同源,可用于儿童消化不良、厌食、泄泻等。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阳春砂以广东阳春县产为最好,而且以阳春县蟠龙山产者质量为第一。广东阳春产者素有道地药材之称,主产于广东、云南,福建、广西、贵州亦产。绿壳砂主要产于越南、缅甸、泰国,以越南产者奉为佳品,国内主产于云南西双版纳、临沧、思茅、红河、文山。海南砂主产于海南,云南勐腊、景洪等县,广东南部的湛江、徐闻、雷州半岛一带有引种栽培。
砂仁以个大、饱满、坚实、果仁饱满,香气浓、搓之果皮不易脱落者为佳。
砂仁性味辛,温。归脾、胃、肾经。药用功效的最早记载见于唐•甄权的《药性论》,其记载即重在“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止痛”,述:“主冷气腹痛,止休息气痢劳损,消化水谷,温暖脾胃,治冷滑下痢不禁”。此功效的记载贯穿于历代的文献记载中。
《本草汇言》:温中和气之药也。若上焦之气梗逆而不下,下焦之气抑遏而不上,中焦之气凝聚而不舒,用砂仁治之,奏效最捷。《中国药典》记载: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用于湿浊中阻,脘痞不饥,脾胃虚寒,呕吐泄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参苓白术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白扁豆、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莲子、人参、砂仁、山药、薏苡仁。功效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可用于:
(1)小儿腹泻,证见久泻脾气伤,大便溏薄,便后气短汗出,倦怠无力,面色淡白无华,食后腹部胀满,脉象虚软无力。如出现舌红,口干,可用加熟地,补脾养阴。
(2)小儿疳证,乳食不节,证见面色萎黄,精神不振,肌肤不荣,大便溏泄,或干瘦如柴,腹胀等,可用参苓白术散加鸡内金。如夹有虫积,加槟榔、使君子。
(3)小儿咳嗽,证见痰喘咳嗽,纳食不香,面色不华,脾肺气虚,可用参苓白术散加浙贝母、姜厚朴、姜半夏培脾土生肺金,治病求本。
2、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和剂局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砂仁、木香、生姜。功效益气化痰,理气畅中,主治脾胃气虚,寒湿滞于中焦,症见脘腹胀满、疼痛,纳呆嗳气,呕吐泄泻,舌淡苔白,脉滑。可用于:脾胃虚寒的小儿腹泻。
3、砂仁、茯苓、焦三仙制成膏,贴敷于中脘、气海穴,可用于:小儿厌食。
4、砂仁、焦苍术、炒车前子,共研为末,加蜂蜜成丸,可用于: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入煎剂3〜6g,后下。
阴虚血燥、大便干结者慎用。
1、小儿食积——砂仁鲫鱼萝卜汤
此汤能健脾燥湿、行气导滞,适用于小儿脾胃湿困引起的食积,如食欲差、口淡不渴欲呕、腹胀腹痛、大便稀烂、头重身困、小便短少等症状。
材料:白鲫鱼1条、砂仁10克、芡实15克、陈皮5克、萝卜半条、生姜3片。
做法:白鲫鱼宰杀后清洗干净,用厨房纸抹干水分;药材略洗;萝卜刨皮后切丝。铁锅下油烧热后,放入生姜片,把鲫鱼放进锅内以中火煎至两面金黄,放进砂锅中;砂锅内加入热水1.5升,放入芡实、陈皮和萝卜丝,盖上锅盖煮半小时左右;开盖放入砂仁,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熄火,调味饮汤。
2、小儿脾胃虚——砂仁猪肚汤
此汤有理气温中、化湿醒脾的作用,在促进食欲、健脾驱寒等方面当仁不让地成为汤品中的佳品。脾胃虚弱的老年人、妇女或者是小孩,食用此汤,对滋补脾胃有特别好的效果。
材料:猪肚一个,砂仁10克,枸杞10克,白莲子10克,党参10克,黄芪10克。
做法:先清洗猪肚,用刀刮干净黄色的脏东西,再用适量盐、白醋、淀粉或面粉反复揉搓,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黏液,最后用开水氽去异味备用。全部药材洗净,把砂仁和白莲塞到猪肚里。砂锅烧开水后放入猪肚。加党参、黄芪和枸杞,炖3~4小时,最后调味即可。
砂仁陈皮粥
此粥能理气除湿,行气调中。对于“湿邪”侵入脾胃引起的腹泻、水肿、食欲不振、恶心等有效果。
材料:砂仁3g,陈皮3g,大米一小把。
做法:砂仁锤碎,跟陈皮一起装进纱布袋子。大米加水熬成粥,最后十分钟放入纱布袋子,小火熬煮,最后取出袋子,喝粥即可。
3、小儿脾虚久泻脱肛——砂仁蒸猪腰
益气和中、化湿醒脾,可用以治疗小儿脾虚久泻引起的脱肛。
材料:猪腰一个,排骨一条,春砂仁3克,枸杞子10克,党参5克,红枣5颗,调味料适量。
做法:将春砂仁研末,猪腰洗净切片,排骨切块,用砂仁拌匀,加入枸杞、党参、红枣、少许油盐,上笼蒸熟即可。
审稿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华成坤、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