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习称“北五味子”。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酸、甘,温。归肺、心、肾经。
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2-6g。
五味子,醋五味子(《中国药典》(2020版));酒五味子(《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版),《河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标准(第一批)》(2023版),《湖南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1版));蜜五味子(《山东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2版),《湖南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1版));五味子炭(《北京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23版))。
五味子需根据临床需求确定应付五味子或醋五味子(《中药饮片处方应付规范》(TCACM/1364-2021))。
1、安全性问题提示
表邪未解、内有实热、咳嗽初起、麻疹初发者忌用。
孕妇慎用。
2、用法用量问题提示
《中国药典》(2020版)记载五味子用量为2-6g。根据《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TCACM/1362-2021)及《中药饮片调剂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1版)要求,普通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应根据《中国药典》及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相关饮片下的剂量范围确定,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剂量大小,但剂量上限超过规定上限3倍,建议医师应双签字确认。
3、特殊交代问题提示
根据疾病、证候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敛肺止咳常配伍麻黄、半夏、干姜等;补肾宁心常配伍熟地黄、芍药等。
饮食宜忌:五味子含有丰富的有机酸,严重胃溃疡、胃酸分泌过多的患者慎服。
1、处方用名是否规范
五味子,醋五味子;其他参考其他炮制品规及炮制规范。
2、炮制品规选择是否准确
五味子应付生品五味子,醋五味子应付醋五味子;其他参考其他炮制品规及炮制规范。
3、用量是否超剂量、是否双签字
《中国药典》(2020版)记载五味子推荐剂量2-6g。根据《中药饮片临床应用规范》(TCACM/1362-2021)及《中药饮片调剂技术规范专家共识》(2021版)要求,普通中药饮片单味剂量应根据《中国药典》及各省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相关饮片下的剂量范围确定,医师可根据病情需要,调整剂量大小,但剂量上限超过规定上限3倍,建议医师应双签字确认。
4、用法是否合适、特殊用法是否标注
内服外用均可,用前多需捣碎。五味子,在《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有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但是如果要取辛味就必须要打碎,《雷公炮炙论》中载有“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为两片”。
5、是否有配伍禁忌
不涉及十八反、十九畏配伍禁忌。
特殊煎法交代
取辛味用前需捣碎。煎药器具及储药容器应以砂锅、搪瓷锅、陶瓷、玻璃、不锈钢等材料为宜,不得使用铝和普通塑料制品,禁用铁质等易腐蚀器具。
服法用法
通常每付中药煎煮药液200-500 mL,可分2-3次服用;一般寒证宜温服,热证宜凉服;通常饭后半小时服用(尤其是消食方及含有刺激性中药饮片方),驱虫方、攻下方宜晨起空腹服用,补益方宜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安神方宜睡前服用;或遵医嘱。
饮食宜忌交代
通常服用中药汤剂期间忌食生冷寒凉食物,忌油腻,忌辛辣,忌浓茶,忌海鲜鱼虾等。
《中国药典》(2020版)收载。古代本草典籍中,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同作“五味子”药用,药材产区较多,且在基原物种方面记载不统一,《本草图经》记载“今有数种,大抵相近”,并未明确记载五味子种类。至明代,本草典籍中开始以“南产者……”“北产者……”来区分2种五味子,清代也多循此说,但未将二者区分成2种药材使用,因此关于2种五味子的资料信息记载始终相互交织,随着近代对南、北五味子药材研究的逐渐深入,2种药材间的差异不断明确。
名称考证
《尔雅》:“菋,荎蕏。五味也。”《神农本草经》记载:“五味子,味酸,温。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名医别录》曰:“一名会及,一名元及。”五味子得名之由,唐代《新修本草》记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具也。”明代本草对南五味子与五味子的记载增多,如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明确阐述了南五味子:“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本草蒙筌》也记载:“南北各有所长,藏留切勿相混”,自此,南五味子以“南产者”,北五味子以“北产者”作为区分,为明清众医家广泛认可。
历代加工炮制
五味子加工炮制相关的记载最早是在南北朝时期《雷公炮炙论》,整理本草中的加工炮制方法,除杂方式为拣去枝梗,干燥方式为晒干或阴干,干燥后针对所治病症选择捣碎或不捣碎的用法。炮制手段涉及炒制(微焙)、蜜炙(用蜜浸蒸)、酒炙(酒拌蒸用)及醋炙(以醋糊丸),其中以蜜炙的记载为最多。除使用加工炮制后的五味子入药外,也有采用鲜果加工入药的情况,如《本草衍义》(宋)记载:“方红熟时,采得蒸烂,研滤汁去子,熬成稀膏。”此种方法在本草典籍中也较为常见。
木脂素类(五味子甲素、乙素、醇甲、醇乙等)、萜类(β-爬虫脂烯、β-麝香烯、丁酸甲酯、丁酸乙酯、香柠檬醛等)、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琥珀酸、柠檬酸等)、多糖(五味子多糖)、其它(叶绿素、柠檬醛、甾醇、维生素E、维生 素C、树脂和单宁等)。
五味子在使用中需注意临床报道的不良反应,如个别病人服用五味子糖浆后出现过敏反应,故临床使用过程中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者慎用。
作者: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主管中药师 单玲玲
审稿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