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嫩枝。主产于江苏、浙江。春末夏初采收,去叶,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切厚片。以质嫩、切面黄白色者为佳。
微苦,平。归肝经。
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病,肩臂、关节酸痛麻木。
桑枝微苦性平,通行善走,长于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前人有"桑枝,功专祛风湿拘挛"之说,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孪之证,作用偏于上肢,尤宜于上肢风湿热痹,肩臂关节疼痛拘挛。
1、桑枝配桑寄生
桑枝横四肢,除湿消肿,通络止痛;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桑枝以通为主,桑寄生以补为要。两药伍用,一补一通,相须为用,补肝肾,壮筋骨,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的功效显著,适用于风湿痹证所致腰腿酸痛,关节屈伸不利,筋骨疼痛。
2.桑枝配防已
桑枝味苦性平,祛风通络,舒筋缓。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除痹止痛之功,适用于风湿所致的四肢拘挛,麻木疼痛等。
3.桑枝配鸡血藤
桑枝性善走窜,可祛风通络;鸡血藤既能舒筋活络,又能补血活血。二者合用,有活血通络之功。适用于风湿兼有血瘀之四肢筋骨疼痛。
4.桑枝配油松节
两药均为祛风湿药,桑枝微苦性平,通行善走,功专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常用治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油松节长于疏通经络,行气血,利骨节,尤善于祛筋骨间风寒湿邪。二药合用,可增强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证所致肢体关节屈伸不利,疼痛麻木等。
1.桑枝与秦芜
两者均为祛风湿清热药,功能祛风通络,用于风湿痹痛,四肢拘挛,中风手足不遂等。但秦芜味辛苦性平而偏凉,故发热,关节红肿热痛者尤为适用;且退虚热,清湿热,用治骨蒸潮热,湿热黄疸,小儿疳积发热等。桑枝味苦,性平而偏凉,归肝经,善行于上肢,尤宜于肩臂关节疼痛拘挛。
2.桑枝与桂枝
两者均能祛风通络,皆可用治风湿痹痛。但桑枝以祛风除湿通络为长,桂枝则以温经散寒通络为优,均偏行上肢肩臂,古人认为桑枝得桂枝治肩臂痛,故对于上肢风湿痹痛常相须为用。不同之处在于,桑枝性偏凉,尤宜用于上肢风湿热痹肩臂关节疼痛拘挛。桂枝辛温,以发汗解肌为优,尤宜于风寒感冒;桂枝又温通经脉,多用于上肢肩臂痛偏寒者;且温经通阳之功还可用于胸痹、痛经、院腹疼痛、痰饮等。
桑枝秦芜汤(《青囊全集》)
药物组成:鲜桑枝尖、桂枝、秦芜、天麻、广皮、当归、川芎、羌活、桔梗、甘草、皂刺。
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用于肩臂肘痛。
沈氏桑尖汤《杂病源流犀烛》
药物组成:嫩桑枝尖、防已、当归身、黄芪、茯苓、威灵仙、秦艽、川芎、升麻。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络行滞。用于十指尖麻者。
桑枝煎《圣惠方》
药物组成:桑枝、黑豆、附子、茄子根、石斛、天雄、天麻、川芎、牛膝、桂心。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止痛,用于风湿脚膝软弱。
桑枝膏
药物组成:本品为桑枝制成的煎膏。
功能与主治:祛风活络。用于四肢关节酸痛。
强身壮骨酒
药物组成:桑枝、白茄根、白术、豹骨、陈皮、川芎、当归、党参、杜仲、防风、甘松、桂枝、红花、红釉、怀牛膝、黄芪、木瓜、秦芜、熟地黄、天麻、菟丝子、五加皮。
功能与主治:滋补健身,强壮筋骨,舒筋活络,追风祛湿。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
筋骨止痛膏
药物组成:桑枝、槐枝、生姜、大葱、肉桂、丁香、徐长卿、生草乌、冰片、樟脑、鲜松枝。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搜风散寒。用于筋骨麻木,腰腿臂痛,跌打损伤。
湿热痹颗粒(片)
药物组成:桑枝、苍术、黄柏、粉草薜、薏苡仁、汉防己、连翘、川牛膝、地龙、防风、威灵仙、忍冬藤。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清热消肿,通络定痛。用于湿热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肌肉或关节红肿热痛,有沉重感,步履艰难,发热,口渴不欲饮,小便色黄。
9~15g。
1.《本草图经》
"桑枝不冷不热,可以常服。""疗遍体风痒干燥,脚气风气,四肢拘挛,上气,眼晕,肺气嗽,消食、利小便,兼疗口干。"
2.《本草述》
"祛风养筋,治关节湿痹诸痛。"
3.《岭南采药录》
"去骨节风疾,治老年鹤膝风。"
主要含黄酮类成分:桑酮,桑素,桑色素,桑色烯素,环桑素,环桑色烯素,槲皮素,山奈酚等;还含生物碱、多糖及香豆素等。
本品有抗炎、镇痛、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1. 抗炎、镇痛及免疫调节作用
桑枝水煎剂及提取物有抗炎作用,桑枝多糖则有调节免疫的功能。
2. 降血糖作用
桑枝有降血糖作用。
3. 降血脂作用
具有降血脂作用,能预防动脉硬化。
4. 其他作用
对脑缺血改善作用。
作者: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廖础欣
审稿专家:中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刘锐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