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抗菌药物正确给药方法,如何确定?

发布日期:2023-07-16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药学部 姚亚敏

当患者诊疗结束后,到药房取药后发现每一种抗菌药物的给药频次均不一样,有的是一天一次给药,有的是一天2次或3次给药。为什么都是抗菌药物,给药的频次相差这么大呢?

因为每一种抗菌药物的药动学和药效学差别很大,只有“正确给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是有讲究的,其给药间隔主要与半衰期,有无抗菌后效应(PAE)以及是否时间依赖性或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关系。


一、取决药物半衰期

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首先取决于药物的半衰期。抗菌药物在体内消除越快,半衰期越短,一天则需要多次给药,才能确保药物浓度超过最低抑菌浓度(MIC),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反之抗菌药物在体内消除越慢,半衰期越长,一天一次给药即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举例:青霉素类的半衰期为30分钟,对多数敏感菌的有效血药浓度可维持5小时,应该通过每天 3-4次给药,才可以使血药浓度一直维持在杀灭细菌的浓度之上,一天1次达不到治疗效果;而半衰期比较长的头孢曲松(8小时)一天一次给药就使得24小时抑菌浓度大于MIC。


二、与PAE密切相关

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还与PAE密切相关,即当药物浓度小于MIC甚至清除后,细菌的生长仍受到持续的抑制。

举例:万古霉素的半衰期虽然很短仅为0.5小时,但是因为具有较长的PAE,所以给药间隔可延长至每12小时给药一次,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应结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

抗菌药物的给药间隔应结合抗菌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PK/PD)理论。根据PK/PD可将抗菌药物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这两种类型的抗菌药物在给药方案上差别巨大,见表1。


1、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抗菌效应主要与药物和细菌接触时间密切相关,而与浓度升高关系不密切。用药原则应缩短间隔时间,最好每6~8h1次,尽量延长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就像参加“跳远比赛”的运动员,应该是尽量跳的远。此类药物半衰期和PAE较短。代表药物有β内酰胺类、林可霉素和部分大环内酯类。


2、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的杀菌活性与其药物浓度成正比,且有较显著PAE效应,半衰期较长,用药原则应尽量提高血药浓度,延长给药时间间隔,可每日应用1次,此类药物可比作参加“跳高比赛”的运动员,应该尽量跳的高。代表药物有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和多粘菌素等。

举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每日1次的给药方案比每日多次滴注相比可增强其抗菌疗效,同时降低肾、耳毒性。


3、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处于两者之间的一类,即属于时间依赖性,但是具有长PAE效应的一类药物。如替加环素,利奈唑胺和糖肽类化合物,一般推荐日剂量分2次给药方案



表1:抗菌药物时间、浓度依赖性分类和给药方法


用药小贴士

01、半衰期比较长的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一天一次给药即可,如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厄他培南、阿奇霉素、替考拉宁。

02、甲硝唑虽然属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但因为蛋白结合率低,抗菌药物后效应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15-30%),不可能一次剂量过大,因此说明书中“每6-8小时静滴一次”。

03、bid指两次服药时间间隔12小时左右,tid要求每次服药时间间隔8小时,不可因为病人的依从性差而在短时间内连续输注2次或3次,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细菌的耐药性,如果多次给药患者依从性差,这时可选择半衰期较长的头孢曲松给药以保证疗效。


审稿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主任药师 沈杰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