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起因用药不当引起肝功能受损的新闻,类似的新闻我们好像每年都能见到。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而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因此肝脏很容易受到药物的损害。
那什么是药物性肝损伤?伤肝药有哪些?如何避免药物引起的肝损伤?
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指药物本身和/或其代谢产物或由于机体对药物的特异性反应所导致的肝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且较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急性肝衰竭甚至死亡,因此是药物安全性监测的重点问题。
这里所说的“药物”,不仅包括各类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和天然药,还包括一些保健品、膳食补充剂。
据统计,我国急性DILI诊断病例逐年上升,占急性肝损伤住院患者的20%。传统中草药和膳食补充剂以及抗结核药是我国DILI的主要原因。
依据《美国肝病学会(AASLD)关于药物及草药和膳食补充剂所致肝损伤的实践指导(2022年版)》,将药物性肝损伤分为三个主要类型。
从表格可以看出,常见的药物性肝损伤类型与用药的剂量有关,而那些每年因用药问题出现肝损的患者,也多数是由于擅自增大剂量或者擅自增加药物引起的。
依据《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如下图所示。
其中,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引起急性肝衰竭最主要的原因。对乙酰氨基酚主要用于缓解流感或普通感冒导致的发烧、关节痛、肌肉酸痛、咽痛等症状,因此对乙酰氨基酚是多种复方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之一。
而近年来,当代人的各种焦虑与压力问题催生了保健品行业的发展,很多年轻人觉得保健品纯天然,0副作用,有益健康,于是乎开始滥用保健品。各种各样的保健品混着吃,随便吃,殊不知这样也很容易造成药物性肝损伤。
膳食补充剂是以维生素、矿物质及构效关系相对明确的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口服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一般以片剂或胶囊剂等浓缩形态存在。
像保健品一样,膳食补充剂也存在滥用的情况。例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如果滥用导致大量维生素蓄积在体内,无法代谢,就可能会引起药物性肝损伤。
急性DILI潜伏期一般在1-4周,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有乏力、食欲减退、厌油、肝区腹痛及上腹不适等消化道症状;淤胆明显者可有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和瘙痒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皮疹、关节酸痛等过敏表现,还可能伴有其他肝外器官损伤的表现。
年长或年幼、女性、妊娠、营养不良、饮酒、合并慢性肝病、合并艾滋病等人群都属于DILI的高危人群,属于该类人群的患者建议在决定自行服药前先咨询医生或者药师。
由于目前还没有治疗DILI的特效药,因此预防是关键。
1、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要说明书上有很多重要信息,在使用药物之前都应该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
药品说明书上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2、不要滥用保健品、膳食补充剂
要知道保健品与膳食补充剂是针对特定人群,不是人人都适合,不要轻信“纯天然”、“无副作用”、“提高免疫力”、“祖传或独家配方”诸如此类的宣传。服用前,也要注意说明书上的内容,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保健品与膳食补充剂都应当保持谨慎的态度,切记不能滥用。
3、定期进行肝脏生化指标检测
有些药物可能会造成潜在的肝损伤,医生会提醒患者定期随访检查。患者千万不要因为怕麻烦、没时间或者自我感觉良好而忽略检查检验。
4、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用药
想要药物发挥真正的作用,还需要正确的用法用量。服药不像看视频可以通过开倍速(加大剂量)而缩短时间(疗程)。因此建议大家,在自行选药、用药前先咨询一下医生或者药师的意见。
审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刘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