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秋季,我们经常能从婴幼儿妈妈群里听到一句话:谨防小儿秋季腹泻。为什么秋天就要防止腹泻?为什么腹泻会成为大家特别关注的众矢之的?
秋季腹泻是指多发生在10~11月份的腹泻,发病年龄以6个月~3岁的小儿最多见。因为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及胃肠道系统仍未发育完善,且自母体带出的抗体随着时间推进已然降至最低,因此较容易发病。引起秋季腹泻的主要祸首是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引发的肠道腹泻在全年发病,但在我国呈明显的季节性发病特征,以冬季检出率最高(39.4%),其次为秋季(26.7%),10月到次年2月是主要流行季节。
1973 年澳大利亚科学家 Bishop 等首次在严重腹泻儿童十二指肠的肠上皮细胞中发现轮状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形如车轮,故命名为轮状病毒。轮状病毒属于呼肠病毒科轮状病毒属,无包膜双链核糖核酸RNA病毒。
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人‑人接触传播,手、污染物、污染的食品和水都可以作为轮状病毒传播的载体,由于染传播途径多样,传播性强,即便安全水供应和良好的公共卫生条件都不能有效阻断其在易感人群中传播。
人群普遍易感,我国 5 岁以下儿童约 90% 的轮状病毒腹泻发生于 6~24 月龄婴幼儿,因此,2岁以下婴幼儿是重点预防发病的对象。
特征主要为急性起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轻者表现为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但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多数婴幼儿在数日内可痊愈。少部分随着病情进展,也可由轻型逐渐加重。重型患儿除有较重的胃肠道症状外,还有较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发热、精神烦躁或萎靡、嗜睡,甚至昏迷、休克。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轮状病毒治疗措施。根据过往经验,以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为主。其他治疗措施包括饮食疗法、补锌治疗,口服益生菌联合疗法和并发症的处置。
服用口服补液盐用于预防脱水和治疗轻中度脱水。没有脱水症状的腹泻儿童,补液以预防脱水为主。给予口服补液盐或饮用水;每次水样便后补充(<6 个月 50 ml;6 个月~2 岁 100 ml;2~岁以上 150 ml),直到呕吐和腹泻停止。轻中度脱水选择服用剂量(ml)=体重(kg)×(50~75)ml,4 小时内服完。之后再根据脱水程度选择更合适的疗法。重度脱水或休克的患儿须立刻就医治疗。
母乳喂养儿童继续按需喂养,母乳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和抗体,各种营养成分都非常适合婴儿的消化和吸收, 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所以说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营养需要。对于母乳不足或缺少母乳的情况下采取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时,应注意饮食调配,不宜过多或过早添加辅食,以免发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无论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适当稀释,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对稍大的患儿,可以多找—些孩子喜欢喝的饮品,如蔬菜汁、开水、果汁等,但要注意由少量逐渐增多、少量多餐;当腹泻严重, 并伴有呕吐情况时, 应频繁地补充水分。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儿童腹泻时使用含有锌元素的补锌类产品,合理正确的补锌可以提高儿童免疫力,降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推荐剂量:≥6月龄:20 mg/天,维持10~14 天。20 mg 锌元素相当于100 mg 硫酸锌或 140 mg 葡萄糖酸锌。
有多篇专业文献支持腹泻患儿在蒙脱石散的基础上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能够更加快速地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疗效。
患儿往往易脱水,加之饮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现四肢厥冷,体温不升,需注意保暖。大便次数增多,婴儿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女孩应自前向后冲洗),然后用软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
首先要做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冷水,不吃不洁净食物,给婴儿食用的奶瓶、勺子等在使用前后要高温消毒。如果去人多密集区域,需要多加保护;在家注意保持干净,开窗通风。另外,疫苗接种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国内已上市的预防轮状病毒疫苗有两种,一种是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Lanzhou lamb rotavirus vaccine,LLR),另一种五价重配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Pentavalent rotavirus vaccine,RV5)。
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黄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