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乙巳蛇年,雨水节气过后,养生需重点关注疏肝健脾、防风祛湿,同时注意以下不宜行为。
养生核心建议
疏肝理气,调和肝脾
饮食:
多食绿色蔬菜(菠菜、芹菜)及酸味食物(乌梅、山楂)柔肝,搭配甘味食材(山药、红枣、薏米)健脾。
穴位按摩:
按揉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间)清肝火,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调气机。
情志调摄:
避免情绪波动,可听舒缓音乐或晨间深呼吸疏解压力。
健脾祛湿,固护肺卫
食疗推荐:
薏米山药粥(薏苡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茯苓薏米茶(茯苓10克+薏米15克)。
防寒保暖:
重点保护腰腹、下肢,采用“洋葱式穿衣法”,避免淋雨受凉。
适度运动,升发阳气
选择八段锦、太极拳等柔和运动,避免大汗耗气,最佳时间为日出后或午后。
不宜行为
饮食禁忌
忌生冷黏腻:
如冰饮、生鱼片、年糕等,易伤脾胃阳气。
忌辛辣燥热:
如辣椒、油炸食品,以免助长肝火。
起居禁忌
忌过早减衣:
雨水后“倒春寒”频发,需坚持“春捂”,尤其护住头颈、腰腹。
忌冷水洗漱:
晨起用温水,避免寒邪刺激血管。
运动禁忌
忌剧烈运动:
如高强度跑步,易导致肝脾不调,建议以舒缓活动为主。
情志禁忌
忌动怒忧思:
肝气过旺时情绪波动易引发头痛、失眠,需保持心境平和。
特别提示
可居家种植绿植(如香葱、绿萝)呼应春生之气。
双春年气候多变,需警惕“金弱木旺”对肝肺的影响,湿热体质者宜多食冬瓜、赤小豆。
建议根据体质个性化调养,具体用药需咨询医师。
作者: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龙群 辛巧璐 林思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