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菖蒲和九节菖蒲的前世今生
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人认为石菖蒲和九节菖蒲为同一药材。
石菖蒲,在古代文献中确实亦称为“九节菖蒲”,如《名医别录》云:菖蒲“一寸九节者良” 。在古代直到近代相当长的时间里,石菖蒲和九节菖蒲是指同一药材。
但近代有另一种药材也名“九节菖蒲”,始载于清代陈仁山《药物生产辨》,为毛茛科植物,但古代本草并无记载。
1963 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
1977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根茎;
1990 年版《中国药典》已不再收载九节菖蒲,但市面上仍有销售。
来源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石菖蒲
九节菖蒲,为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Anemone altaca Fisoh.exc Ameg的根茎。
九节菖蒲
性状区别
石菖蒲:
根茎呈扁柱形,常有分枝,长3-20cm,直径0.3-1cm。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上侧有三角型叶痕,左右交互排列形成明显的环节,节部有时残留毛鳞状叶基,下侧有圆点状须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类白色,可见环状的内皮层及棕色油点。气芳香,味苦、微辛。
九节菖蒲:
根茎呈短小纺锤形,略弯曲,长1-4cm,直径3-5mm。表面黄白色至棕色,具有多数环状突起的鳞叶痕,交互排列成节状,并可见细小的小根痕。质坚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类白色或黄白色,有粉性。气微、味淡而微酸。
性味归经与功效主治
1.石菖蒲:
辛、苦、温,归心、肝、脾经。豁痰开窍,化湿和胃,醒神益智。主治热病神昏、痰厥、健忘、失眠、耳鸣、耳聋、噤口痢、风湿痹痛。
2.九节菖蒲:
辛、温,归心、肝、脾经。化痰开窍、祛风除湿、消食醒脾、解毒。主治热病神昏、癫痫、气闭耳聋、多梦健忘、风湿痹痛、胸闷脘胀、痈疽、疥癣。
药理作用
石菖蒲
石菖蒲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主要来自挥发油中具有明显镇静作用的化学成分。
石菖蒲具有脑保护和益智作用,可改善学习记忆;同时还具有抗癫痫、抗惊厥、降低血液黏度、抑制气管痉挛性收缩、促进消化液分泌、制止胃肠异常发酵、迟缓肠管平滑肌痉挛以及抗肿瘤的作用。
九节菖蒲
九节菖蒲的神经抑制作用,主要来自于琥珀酸等有机酸类成分。对神经官能症、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对胃肌电活动具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内服:煎汤,石菖蒲3-9g,九节菖蒲1.5-6g。二者均有化痰开窍的作用,但石菖蒲祛湿作用大于九节菖蒲,而九节菖蒲开窍作用大于石菖蒲。如病人痰湿过重用石菖蒲为佳,醒脑、安神、开窍则用九节菖蒲为优。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叶颖霞
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