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成功的应用,给很多不幸的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吉非替尼是肺癌第一个上市的靶向治疗方面的药物 ,是第一代EGFR-TKI类药物,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的新时代。
但是取得很好疗效的同时仍然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肺癌患者使用一段时间后药物耐药。
47岁的女性公务员李阿姨,2年前体检意外发现肺部肿块,经手术切除病理诊断为肺腺癌EGFR(+)19DEL(缺失),行辅助化疗后出现病情进展,予以吉非替尼治疗,李阿姨依从性很好,病情很稳定。 但是前不久,因为咳嗽、气促1月入院,主要是干咳,活动后气促。使用止咳药物后无效,考虑病情由于吉非替尼耐药引起。刚开始该患者拒绝二次活检,故予以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化疗治疗。经化疗两周期后,症状并无缓解,并出现进行性加重呼吸困难表现,复查CT肺部病灶进展明显。考虑联合化疗治疗失败,评估李阿姨病情与李阿姨家属沟通后,再次建议行二次活检,李阿姨及家属表示同意,经肺穿刺检查病理诊断为:EGFR(+)T790M(+);换为奥希替尼治疗2周后症状缓解,呼吸困难表现消失,1月后CT病灶明显减少。 说明耐药之前我们了解一下吉非替尼怎样发挥作用的呢。体内细胞正常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但是一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活性增强或过度表达,这样就会引起肿瘤细胞增值成熟,放化疗抵抗,肿瘤转移等。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就存在这样的EGFR 突变(外显子 19 缺失和外显子 21L858R 突变)。吉非替尼就是针对通路进行阻断,使得肺癌细胞的传导、浸润、转移受阻,定位杀灭癌细胞,同时对人正常细胞损伤很少,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狡猾的肿瘤细胞为了产生对药物的对抗,再次升级,让自己EGFR蛋白基因上790位的氨基酸位点由T变成了M,这样吉非替尼就没有效果了,产生耐药。 不要放弃。患者不要放弃,不要私自停药,应该及时向肿瘤专科医生就诊。科学家们也没有放弃,与肿瘤斗智斗勇,研发出了奥希替尼。奥希替尼III期临床实验表明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有效缓解率方面都超过了普通化疗2倍以上。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肺癌靶向治疗药物。适用于既往经EGFR-TKI(第一代或第二代)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并且经检测确认存在EGFR-T790M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治疗。 奥希替尼的推荐剂量是80mg/d,除非病人有不可接受的毒副作用或者病情发生进展。每日可在相同时间服用,可空腹或与食物同服,对于有吞咽困难的病人,无需压碎,奥希替尼可溶于约50ml的水(非碳酸饮料)中后迅速服用。以半杯水冲洗杯子,继续饮下。成年人无需因年龄,体重,性别,种族,肾功能损伤不同等调整剂量。 奥希替尼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代和第二代的靶向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腹泻(42%),皮疹(41%),皮肤干燥(31%)。腹泻可以根据腹泻程度使用蒙脱石散或洛哌丁胺,特别严重需要及时补液,口服补液盐(ORSIII),停药观察查找原因。轻中度的皮疹,皮肤瘙痒,应避免强光照射,避免挠抓皮肤,同时可以使用维生素E软膏保湿。 用药前必须明确有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检测方法检测到EGFR-T790M突变。肿瘤组织和血液均可用于T790M突变检测,但组织检测优先。EGFR突变阳性的脑转移患者推荐优先使用。在某些肿瘤急症的情况下如脑转移昏迷或呼吸衰竭,如果血液检测T790M仍为阴性,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可考虑使用。一旦病情缓解,必须补充进行EGFR突变的组织检测。 奥希替尼对 EGFR T790M 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肺癌患者显示出显著的疗效,但长期使用仍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发生。但是我们不要放弃,无论什么时候都需要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向上的情绪。科学家们也没有放弃,他们正在研究第四代的靶向药物。 审稿专家:安徽省肿瘤医院主管药师 潘春晓案例
为什么会耐药?
耐药了怎么办?
奥希替尼是什么药?
如何使用?
有副作用么?
哪些患者适合使用?
奥希替尼会耐药么?
标签 肺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