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内科疾病之一,从中医理论角度看,咳嗽可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多由外邪犯肺引起,起病较快,时间较短,可分为风寒咳嗽、风热咳嗽和风燥咳嗽三类;内伤咳嗽则为脏腑功能失调,内邪犯肺所致,多为慢性病,会常年反复,绵长不愈,可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和肺虚咳嗽。市面上治疗咳嗽的中成药种类繁多,应该怎样选用才更合理呢?跟着药师一起来了解吧。
咳嗽声重,口不渴、伴有畏寒、头痛、鼻塞流涕,或咳痰稀薄、色白等症。患者多伴有怕冷的现象。此时宜选用辛温解表药加温化寒痰止咳药。如通宣理肺颗粒、橘红痰咳颗粒等。
功效主治: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感冒咳嗽,症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
高血压、癫痫、中风、心律不齐患者慎用。
功效主治:
理气化痰,润肺止咳。用于痰浊阻肺所致的咳嗽、气喘、痰多;感冒、支气管炎、咽喉炎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风热者忌用。
频咳、咳声洪亮、痰稠色黄伴有头痛、口渴、咽痛、发热等,应选用解表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的中成药,如蛇胆川贝液、莲花清瘟胶囊等。
功效主治:
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
功效主治:
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症见:发热或高热,恶寒,肌肉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头痛,咽干咽痛,舌偏红,苔黄或黄腻等。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者不宜使用;运动员慎用。
干咳,连声作呛,喉痒,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黏连成丝,不易咯出,伴有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白或薄黄。应选用疏风清肺,润燥止咳中成药,如桑菊感冒颗粒、苏黄止咳胶囊等。
功效主治: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注意事项:
风寒感冒者不适用。
功效主治:
疏风宣肺,止咳利咽。用于风邪犯肺,肺气失宣所致的咳嗽,咽痒,痒时咳嗽,或呛咳阵作,气急,遇冷空气、异味等因素突发或加重,或夜卧晨起咳剧,多呈反复发作,干咳无痰或少痰,舌苔薄白;感冒后咳嗽及咳嗽变异型哮喘见上述证候者。
注意事项:
运动员慎用。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因痰而嗽,痰出咳平,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溏,舌苔白腻。应选用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中成药,如二陈丸、恒制咳喘胶囊等。
功效主治:
燥湿化痰,理气和胃。用于痰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功效主治:
益气温阳,燥湿化痰,降气平喘。用于阳虚痰阻所致的咳嗽痰喘,胸腕满闷,倦怠乏力。
痰多粘稠,色黄难咳出,鼻塞,声音嘶哑,咽干口苦,胸痛胸闷,便秘等。宜选用清肺泻火、止咳化痰的中成药,如二母宁簌丸。
功效主治: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适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出现咳嗽痰黄、不易咯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的患者。
久咳。咳嗽声低无力,气短,神疲乏力者为气虚咳嗽;干咳、痰少难咯,咽喉干燥,舌红少苔,口干渴为阴虚咳嗽,应选用益气养阴、润肺止咳中成药,如人参保肺丸、百合固金片等。
功效主治:
益气补肺、止嗽定喘。用于治疗肺气虚弱、津液亏损引起的虚劳久嗽、气短喘促等病症。
注意事项:
本品含罂粟壳,易成瘾,不宜常服。
功效主治: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症见燥咳少痰、咳声嘶哑,咽干喉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临床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炎、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癌鼻咽癌化疗及术后辨证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证所致燥咳者。
注意事项:
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除上述常见的咳嗽外,也有些其它脏腑原因导致的咳嗽,《黄帝内经》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如果是肝气犯肺导致的咳嗽,可选用海蛤散,情况严重的可以加服逍遥丸;如果是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咳嗽,可以选用养阴和胃的中成药,如摩罗丹、甘海胃康胶囊等。
以上中成药仅供参考,具体使用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情况,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
作者:曾安娜 主管药师
香港浸会大学中药学硕士研究生,有多年中药相关工作经验,擅长中药用药指导,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药科普做贡献。
作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药师 曾安娜
审稿专家:广东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