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越来越高,养生保健成为当今时尚。中医药在养生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包含的养生保健理念和方式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早在《黄帝内经》中就介绍有“不知已病治未病”的预防疾病的养生思想。中药香囊作为中医的一种衣冠疗法,已成为当代人们追求健康的一种办法,民间也有“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中药香囊在防治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香囊的相关知识吧。
我国古代很早就发现,一些植物的花、叶、根茎或者种子会散发出某种独特的香味。他们把这些植物采集回来做成香料,用于日常生活和宗教仪式。比如我们今天厨房里常用的调味花椒,就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古人把花椒混在泥土里,涂在墙上,这样的房子就被称之为“椒房”,取其芳香辟邪及多子之意。
香囊起源很早,发展历史悠久。在河西走廊岩画图案中即有植物纹样,表明植物在先民的内心受到重视。周代已有佩带香囊、沐浴兰汤的习俗。
春秋战国时期,佩戴香囊风俗日盛,《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江离、辟芷、秋兰均为香草,此处“佩”即佩囊、佩帷,即是香囊。
汉代《礼记·内则》曰:“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拂髦总角,衿缨皆佩容臭”,“容臭”即是香囊的最初形态。
到了唐代,焚香习俗逐步流行,香囊做工更加精致,艺术性和实用性均得到加强。唐代诗人白居易诗:“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
宋代熏香之风更盛,在上层社会的引导下,民间生活之广泛应用,使香囊形制更加多样化,还出现了造型精美、纹饰考究的金银香囊。
明清时期,香囊种类繁多,材质多样,布制的、玉镂雕的、金蕾丝、银蕾丝、点翠镶嵌和丝绣的。形状亦多样,圆形的、方形的、椭圆形的、倭角形的、葫芦形的、石榴形的、桃形的,不一而足。
历史传承至今,香囊仍为大众喜爱,甘肃庆阳、江苏徐州是颇负盛名的中国香囊产地。上海市还将香囊制作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香囊应用涵盖节令志庆、观赏品玩、生活、医药等多个方面。
中药香囊作为一种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其应用更是可以追溯到古代,中药香囊作为“绿色疗法”之一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药香囊在临床防治疾病上有其独特的优势。
1、预防呼吸道感染
对于免疫力低的孩子来说,很容易诱发感冒以及其他上呼吸道疾病。把一些解表的中药研成细粉装入香囊,挂在孩子胸前或睡觉时放置在枕头边,能起到防治呼吸道感染、流感的作用。
2、驱除蚊虫
部分芳香类中药含有的挥发油,蚊虫不喜欢其气味,将这些中药制成香囊,佩带到身上便可起到驱除蚊虫的作用。
3、治疗鼻炎
辛温通窍的中药研磨成细粉,混匀后装入香囊,带在身边经常闻一闻,也有不错的防治效果。
4、健脾开胃、治疗厌食
气味芳香、具有健脾理气的药物研成粉,装入香囊佩挂于胸前,有健脾开胃的作用,能够起到改善小儿厌食的效果。
5、缓解焦虑、安神助眠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介绍了用辰砂装囊,戴身及髻中,用治不寐的经验。
6、防治心脑血管病
疏通气血的中药制作成香囊,随身佩带,其芳香气味被人体吸入后,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作用。
香囊所选择中药多以芳香中药为主,包括:芳香解表类,芳香理气类,芳香化湿类,芳香活血类等。下面我们介绍一些香囊里的常用中药。
中药 | 功效 | 图片 |
八角茴香 | 散寒;理气;止痛。用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 |
沉香 |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用于胸腹胀闷疼痛,胃寒呕吐呃逆,肾虚气逆喘急 | |
檀香 | 行气温中,开胃止痛。用于寒凝气滞,胸痛,腹痛,胃痛食少;冠心病,心绞痛 | |
丁香 | 暖胃,温肾。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 |
木香 | 行气止痛;调中导滞,温中消食。 | |
石菖蒲 | 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神昏癫痫,健忘耳聋 | |
藿香 | 芳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主湿阻中焦之脘腹痞闵;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外感暑湿之寒热头痛;湿温初起的发热身困;胸闵恶心;鼻渊;手足癣 | |
佩兰 | 芳香化湿,醒脾开胃,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恶,口中甜腻,口臭,多涎,暑湿表证,湿温初起,发热倦怠,胸闷不舒 | |
艾叶 |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湿止痒。用于吐血,衄血,崩漏,月经过多,胎漏下血,少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外治皮肤瘙痒。 | |
苍术 | 燥湿健脾,祛风散寒,明目。用于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风寒感冒,夜盲 | |
白芷 | 祛风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 |
陈皮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 |
肉豆蔻 | 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用于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 | |
草果 | 燥湿除寒,祛痰截疟,消食化食。主治疟疾,痰饮痞满,脘腹冷痛,反胃,呕吐,泻痢,食积 | |
玫瑰花 | 行气解郁,和血,止痛。用于肝胃气痛,食少呕恶,月经不调,跌扑伤痛 | |
辛夷 | 祛风,通窍。治头痛,鼻渊,鼻塞不通,齿痛 | |
金银花 | 宣散风热,清热解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 | |
桂枝 |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 | |
樟脑 |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 |
1、香囊作可佩戴在胸前、腰际、腹部脐中等处,还可以每日置于鼻前闻2~3次;晚上睡觉时则可放置在枕边,香囊也可以挂在车内。
2、药香囊建议1-2周更换一次,或在闻不到囊中药材香味时即可更换。
1、中药香囊使用时要注意防水、防潮。
2、一般使用1~2周后,药味会变淡,应适时更换香囊内的中药;
3、香囊中的中药粉应保持干燥;
4、婴幼儿、哮喘患者、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使用时需谨慎;
5、如出现有心悸、气喘、头晕、皮疹等任何不适情况,须立即停用;
6、佩戴中药香囊也要因人而异,部分人群对气味比较敏感,建议此类人群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香囊配方。
中药香囊的适用人群很广,但以下人群在佩戴香囊时需谨慎使用:
(1)孕妇;
(2)婴幼儿;
(3)对中药粉末、花粉过敏的患者。
现在市场上、各种电商平台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中药香囊,但实际上自己也是可以制作中药香囊的。如果自己有兴趣也可以在家制作中药香囊,步骤如下:
1、准备干净、无虫,无霉变,质量优良的中药材(很多药食同源的中药在市场上、超市里都可以买到,药食同源的中药也比较安全);
2、将中药材剪细、捣碎、打粉后混合,越细越好,更有利于气味散发;
3、将这些捣碎打粉的中药材装入无纺布袋中,最后将无纺布袋装入漂亮的小锦囊中,锦囊要能防水。
防蚊虫香囊:陈皮粉、藿香粉、佩兰粉、菖蒲粉、丁香粉、艾叶粉各等份,,每味中药粉使用剂量根据香包大小确定。本方比例及所含中药也可以适当变化。
防感冒香囊:木香粉、藿香粉、羌活粉、菖蒲粉、丁香粉、白芷粉、柴胡粉、苍术各等份,每味中药粉使用剂量根据香包大小确定。本方比例及所含中药也可以适当变化。
审稿专家: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主任药师 朱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