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 又名“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等,其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的作用。甘草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在我国使用历史悠久,传统上被认为可解百毒。
那么,甘草是否可随意使用呢?事实上,是药三分毒,甘草用不好也会产生副作用。如:电视剧《武媚娘传奇》中,王皇后利用芜花与甘草合用致使武媚娘流产,这是由于芫花有大毒,有致流产的毒性作用,而甘草可增强其致流产毒性,因此体质虚弱及孕妇禁服芫花,且不宜与甘草同用。
1、水肿和血压升高。
长期大量服用甘草,临床可引起肢体肿、体重增加、头昏乏力等,尤其以双下肢浮肿多见,可使原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欠佳,需要监测血压,并根据医师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2、低钾血症。
甘草所含甘草酸、甘草次酸等有效成分可使尿量减少,体内钠的排出减少,而钾排出增加,因此摄入过量甘草会增加低钾血症发生风险。患者身体感觉不适与血钾下降速度有关,轻则无任何症状,严重低钾时以全身虚弱、疲乏与便秘比较常见,可出现肢体麻痹,甚至累及呼吸功能。对于有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左室肥大的患者,轻中度的低钾也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有致命风险。
3、妨碍消化功能。
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的患者使用甘草或甘草制剂可引起脘腹胀满,胃胀、腹胀、打嗝、嗳气等症状加重。
1、临床使用的甘草分“生甘草”与“蜜炙甘草”两种,炙甘草为甘草的蜜烘制加工品,两者在性味、功能和主治上有较大区别。
生甘草味甘偏凉,长于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多用于肺热咳嗽、痰黄、咽喉肿痛、痈疽疮毒、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
蜜炙甘草味甘偏温,以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胜,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
2、甘草使用量不宜过大,每日用量一般推荐为2~10 g,持续使用疗程不宜超过3个月。长期大剂量使用甘草或含甘草的药物,副作用发生风险加大,应用过程中若患者出现浮肿、血压升高、钠潴留、血钾降低等症状时,应及时向医师或药师咨询,听取专业意见停药或换药。
3、有肾病、高血压及急证者慎用甘草。甘草“味甘”,起作用比较迟缓,在急证运用中存在局限性。长期大量应用甘草,会出现水肿、血压增高、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不利于肾病和高血压患者。本品味甘,甘能助湿壅气、令人中满,故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此外,老年病人和贫血患者,易产生水肿,每日服用甘草剂量建议低于10g,且应密切关注副作用的发生。
4、甘草不宜与海藻、京大戟、红大戟、甘遂、芫花同用。
审稿专家: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朱全刚、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林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