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从一杯小小的养生茶说起——笔者身边有人迷上了养生茶,主要用西洋參、枸杞子、红枣搭配养生。从现代药理上看,这是个不错的搭配:用枸杞子和西洋参泡的水,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气的能力,并且起到美白的作用。枸杞子含有枸杞多糖、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牛磺酸、生物碱、挥发油等成分,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而西洋参与其他参不同,既有补气作用,又有滋阴作用,服后不会上火。再加上红枣,可以有滋阴补阳,补血之功效。但笔者在此提出一个异议:此方助湿,这个搭配真的万无一失吗?
从中药理论分析:西洋參养阴的同时泻火,枸杞子补肾养阳,可以克制西洋參的伤阳行为,但是,红枣气味甘、辛、热,性偏湿热,容易生痰生湿,平时喜咳痰,胸中常常感到满胀,并且容易感到疲乏,胃中常胀满,食欲不振的患者并不适合;枸杞滋腻碍胃,有碍于消化,脾胃运化功能差的人不适宜长期吃。西洋参属于凉药,若咳嗽有痰、口水多或者有水肿等症状,服用并不适合。
综上所述,西洋參、枸杞、红枣的养生茶虽好,但是却没有一味药来帮助解决它们的副作用。该养生茶健康人饮用并无大碍,但是如果脾胃虚弱、虚不受补的人群长期饮用,只怕会加剧脾胃运化功能的问题,加重患者的痰湿。为此,笔者特意请教潮州一退休老中医,答曰:“加上适量春砂仁或肉桂即可。”
那么,养生茶不养生,问题出在哪里呢?
笔者查阅有关书籍及养生论坛,总结养生茶不养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现代药理学的理论,最方便不熟悉中医药的民众了解中药,如菊花、枸杞、人参等,有抗癌、降压、抗三高等功效。民众就“对症用药”,以茶养生。这是不对的,中药也是有副作用的,如长期饮用菊花可能造成脾胃虚寒、腹泻等。中药需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个人的体质,经四诊后服用,才能药到病除。养生茶的成分同样属于中药,同样需要辩证用茶。
在养生圈里,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现象:别人补啥我补啥。前几年的一条新闻证实这是不适宜的:老人买来人参炖给全家人吃,半夜全家人住进医院。正如上文所讲,养生茶也是需要辨证论治分体质使用的。
肾虚分很多种,肾阴虚、肾气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等。仅凭肾虚的表现,没有专业系统的学习和临床经验是不能辩证清楚的。笔者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患者早泄,大家都以为是肾虚引起的。他便开始补肾壮阳,结果越补越虚,越补越泄。后经专业中医师辩证,该患者属于肝经湿热,应清肝胆,利湿热,用药后获得良效。
现在生活水平好了,每个人都想更好地享受生活。越贵的中药,养生效果越好;中草药就要买名贵的,享受皇家待遇,养生健体,又有面。有这种心态的人不在少数。但这种想法脱离了中医药的辩证思路,是不对的。
养生茶的应用属于中医中药体系的一部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分清体质、明确病情,再泡茶养生才对身体有益。
在此,笔者将常见的中草药养生茶的宜忌总结分享出来,供读者参考:
相信看了上表,读者对常用的养生成分的宜忌有了深刻的认识。笔者再次呼吁,应用养生茶,请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应用,不要“人云亦云,随便养生”。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药学部主任 黄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