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了法国,朋友请你吃蜗牛,你可要珍惜,蜗牛可是法国的餐桌三大宝之一。
如果你去了广东,朋友请你吃蛇,说明你们多年感情像钢铁一样坚硬。
如果你口腔或胃不舒服,医生给你开了成分是美洲大蠊(蟑螂)的药,别怀疑人生,这可是好东西!
在医药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过一段时间美洲大蠊就会在网上走红一次。
美洲大蠊为何有如此神奇生命力?它们在药用方面的表现有多么神奇?
“蟑螂”为俗称,它的学名叫“蜚蠊”,泛指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蜚蠊目的昆虫。世界已知蜚蠊有5000多种,我国约有250多种,而热搜中提到的药品取材于“美洲大蠊”——没错!就是那种体型巨大、善于疾走、能够近距离飞行,广东人俗称“小强”的大蟑螂。对外地的朋友来说,这种会飞的大蟑螂无疑是南方的噩梦。
看多了美洲大蠊的养殖和科研新闻,人们很容易以为只有美洲大蠊可以入药,但其实现代入药用的蟑螂是蜚蠊科的多种蜚蠊。比如《福建省中药材标准(2006年版)》中收载的“蟑螂”,来源为蜚蠊科昆虫东方蠊或美洲蠊及澳洲蠊等的全虫。
蟑螂药用,听起来不靠谱,但是却是在古代便有记载的药引子。
蟑螂药用,首载于《神农本草》:“蜚蠊,味咸寒,主血瘀癥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内寒无子”。
《本草纲目拾遗》也记述蜚蠊可拨疔,解除疔毒,治痧症、吐血、气虚中满、臌胀、一切儿疳等。
《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标准》中收载美洲大蠊干燥体,“功效分类:活血化瘀药;咸,平;归肝、肾、脾经。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消肿生肌,消积。用于癥瘕积聚,小儿疳积,咽喉肿痛,疮痈肿痛及痔疮出血,口腔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外治水火烫伤,皮肤溃疡。”
在中医眼里,蟑螂性味咸,寒,归肝、肾经,能破瘀、化积、消肿、解毒,可用于癥瘕积聚、疔疮、喉蛾、痈肿、小儿疳积等症的治疗。
而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美洲大蠊的肌肉水解后生成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蛋氨酸、酪氨酸、脯氨酸、丙氨酸、谷氨酸-苏氨酸、甘氨酸-丝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赖氨酸-胱氨酸等多种活性成分,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抗辐射、对细胞有修复能力等作用。
想不到吧,人见人怕的“小强”,原来在中医应用上那么强!如果您发现正在使用的药品中的分成有美洲大蠊,不用害怕!就假装没看到吧!
审稿专家:大参林慢病服务中心 执业药师 庄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