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烫伤是很常见的事故,烧水、做饭、洗澡、打火锅、不当使用“暖宝宝”、“小太阳”等,一不小心可能就被烫伤了。
处理烫伤,很多人都会使用所谓的民间“偏方”,究竟这些“方法”是否真的管用?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扒一扒。
那些年我们我们深信不疑的“偏方”:
偏方
牙膏只是作为清洁牙齿的化工类产品,有些牙膏中含有薄荷成分,涂抹上去有清凉的感觉,但涂抹药膏会让热能包覆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对于处理烫伤伤口是没有帮助的。
酱油含有高浓度盐,会使创面细胞脱水,可能加重损伤;而且酱油本身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有可能引起感染;此外,酱油的颜色还会干扰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因此不建议用酱油涂抹创面。
同样其它如猪油、花生油、芦荟等并不能有效治疗烫伤,而且会对创面处理带来麻烦,也不宜使用。
这些所谓的祖传秘方无具体成分说明,无生产日期说明,无保质说明,“三无产品”质量和效果都无法保证,切不可盲目使用,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由于处理不当诱发感染甚至导致患者休克死亡等严重后果。
很多人受伤后都会想着要给皮肤消毒,在烫伤甚至破溃的伤口上使用酒精或者双氧水来消毒。两者虽然都有清洁伤口的作用,但双氧水一般用于较深的伤口,而酒精会引起伤口剧痛并且加重烫伤深度,都不适用于烫伤伤口。
将冰块直接放在暴露的伤口处降温,表面是可以缓解烫伤带来的疼痛,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科学,破损的皮肤已经失去了表皮的保护,直接冰敷反而会导致皮肤组织受伤。
在被烫伤后,有些烫伤的部位会起水疱,那么到底应不应该把水疱挑破呢?
这个要根据水疱的大小来定,如果烫伤后出现很小的成片的点状小水疱,这类水泡一般可以自行吸收,无需处理;如果是大水疱,疼痛明显,需要进行引流,因为水疱里面主要是组织液,一旦破损,容易引起感染,因此最好及时引流。
此外,水疱皮尽量保留,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自行处理有难度有风险,还是赶紧到医院交给专业的医生护士来处理吧!
发生严重烧烫伤时,皮肤和衣服其实是紧紧黏在一起的,如果强行扯掉衣服,可能会把皮肤也一起扯下来,加大伤口的面积。
通常小面积的烧烫伤患者不会有严重的脱水症状,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但是较大面积的烧烫伤患者,由于创面大量渗液会有脱水症状,病人会有强烈的口渴感,短时间内给患者补充大量的水或者饮料可能会导致脑水肿或肺水肿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看来“偏方”不可信,误入有风险,“冲-脱-泡-盖-送”才是目前紧急处理烫伤的统一共识。
1、迅速脱离热源
烫伤以后,首先要把热源给移除,不要让它持续的产生热,导致我们的身体反复持续地受伤。
2、凉水冲洗
烫伤之后应该立即用冷水冲洗,将伤处浸在冷水中,或者用自来水冲洗30分钟以上,降低伤口表面的温度,减轻痛楚,降低伤害的程度。
3、脱去烫伤部位的衣物
轻抖衣服,如果衣服未粘连皮肤,可直接脱掉。如果感觉疼痛,证明衣物已黏住皮肤,此时切忌强扯,可以用剪刀剪开烫伤部位的的衣物,先剪去未粘连的部分,保留皮肤和衣服粘连的部位。
4、凉水浸泡
将烧烫伤部位置于凉水中浸泡降温15-30分钟,如果烫伤位置无法浸泡,立即用凉水冲,直到疼痛感消失或极大的减轻为止。注意,如果起泡并且破损就不能浸泡了,以防伤口感染。
5、保护创面
轻度烧烫伤,可用干净的衣物或无菌纱布覆盖伤处,切勿自行挑破水疱。
6、尽快就医
经过简单的急救后,建议尽快到医院寻求专业的治疗处理。
要想尽可能降低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以及避免留下疤痕,合理处理烫伤伤口很重要。小面积的烫伤,如果皮肤没有破损,在进行正确的急救处理后,还可以涂抹一些治疗烫伤的药膏。那么,有哪些常见的药膏,我们如何选择呢?
1、复方磺胺嘧啶锌凝胶
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创面继发感染及损伤性皮肤感染。
本品是磺胺类抗菌药,主要成分为磺胺嘧啶锌和磺胺嘧啶银。能有效预防及治疗创面感染,促进上皮细胞再生,促进创面愈合。
注意,对磺胺类药物和银盐过敏的人禁用喔!
2、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适用于烧伤创面、残余小创面、各类慢性溃疡创面以及供皮区新鲜创面等的治疗。
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促进动物皮肤创面组织修复过程中的DNA、RNA和羟脯氨酸的合成,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成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3、湿润烧伤膏
用于各种烧、烫、灼伤。
其主要成分有黄连、黄柏、黄芩、地龙、罂粟壳等。可以清热解毒、止痛、生肌,给烧伤创面营造微湿的生理环境,促进皮肤的原位再生。
注意:对芝麻过敏的患者禁用喔!
4、复方紫草油
用于症见红斑、水疱、糜烂、溃疡、皲裂、鳞屑、痂皮、瘙痒或疼痛等皮肤病。
复方紫草油是由新疆紫草、白芷、忍冬藤、冰片、麻油制成的中药油剂,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止痛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复方紫草油含有的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抗炎、调节免疫、镇痛、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5、复方鱼肝油氧化锌软膏
可用于治疗轻度烧伤、烫伤。
本品是复方制剂,主要作用成分为氧化锌、鱼肝油、呋喃西林。氧化锌具有一定的收敛、保护及干燥作用;鱼肝油能加速伤口愈合;呋喃西林有抑菌消炎作用。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 刘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