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抵制成瘾
案例1:今天,药学门诊来了一位家长,手里拿着哌甲酯速释片(利他林),俗称“聪明药”。原来高考前,这位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每天给孩子吃“聪明药”。高考结束后,孩子出现了药物成瘾。
每到考试季,使用“聪明药”上瘾的例子屡见不鲜。殊不知,随意使用这类药物不仅不能提高学习成绩,还可能给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如出现药物成瘾、头痛、恶心、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
案例2:病房里,王爹爹因肺癌骨转移出现全身剧烈疼痛,医生给她开了吗啡片。但因担心药物成瘾,爹爹偷偷把剂量减半,导致疼痛一直控制不好。医生发现了爹爹的秘密,经过多次耐心的宣教后,爹爹消除了对吗啡成瘾的恐惧,按时、按量把药服下,疼痛很快控制住了。
在癌痛病房中,因担心吗啡成瘾,不愿用药的患者每年都有不少。事实上,对于癌痛患者,按照医嘱用药,通常极少出现成瘾。
同样使用了成瘾性药物,为什么有些人用了会出现成瘾,有些人用了却安然无恙?成瘾性药物到底能不能用?在解答这些疑问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药物成瘾是如何产生的。
1、“奖赏中枢”的形成
在上亿年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人类具备了一种重要的辨别能力,即凡是能使人体产生愉悦和欣快感觉的刺激,便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如美食、运动、游戏等。这种欣快和愉悦的程度越高,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关系就越重要,形成的记忆也就越牢固。这种辨别和记忆功能的生物学基础就是“奖赏中枢”。
2、药物对"奖赏中枢”的影响
人类使用药物后之所以会产生成瘾,是因为这些药物“盗用”了机体固有的奖赏机制,从而使机体把药物刺激误认为是有利于人体生存和种族延续,因此,会不断的寻求该刺激。
如吗啡可以通过调控“奖赏中枢”引起非生理性刺激,从而产生药物成瘾。
对于健康人,使用这些药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欣快感、愉悦等精神刺激,这时候的药物便成了“魔鬼”。对于癌痛患者或多动症儿童,用药目的是镇痛或镇静等,通常使用的是缓释剂型,不易出现欣快感,所以很少出现成瘾,这时候的药物便是“天使”。
1、镇痛药
包括吗啡、芬太尼、羟考酮、哌替啶、喷他佐辛、地佐辛、氯胺酮等。其中,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缓释片较多用于癌痛;哌替啶、喷他佐辛、地佐辛、氯胺酮等多用于术前麻醉、烧伤、创伤、烫伤、内脏痛等治疗。
划重点:氯胺酮,俗称“K粉”,服用后会出现梦境、幻觉以及恶心、呕吐等反应。临床上,氯胺酮被用作小儿手术麻醉剂或麻醉诱导剂。在正常医疗行为中,氯胺酮使用时间短,重复使用少,所以一般不会产生成瘾,但若反复使用,易出现成瘾。
2、镇静催眠药
包括苯二氮卓类、非苯二氮卓类。
通常苯二氮唑类药物(如地西泮、氯硝西泮、艾司唑仑等)连续使用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4周;若需要长期维持治疗,在症状缓解后可继续使用6个月,之后应缓慢停药。非苯二氮卓类,如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该类药物使用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年。若遵医嘱用药,镇静催眠药物通常不易产生成瘾。
划重点:苯二氮卓类中的“三唑仑”,俗称“迷药”、“蒙汗药”、“迷魂药”。药效比普通安眠药强45-100倍。近年来在市场上呈泛滥趋势,甚至被当做毒品使用。
3、中枢兴奋类药物
包括苯丙胺、右旋苯丙胺、哌甲脂、甲卡西酮等苯丙胺类及咖啡因等。该类药可产生强烈的兴奋感,长期使用可产生成瘾。
划重点:甲卡西酮,俗称“丧尸药”,使用后容易出现精神兴奋状态,表现为性欲增强,饥饿感减弱,睡眠减少等。因具有较强的成瘾性,被我国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目录进行管制。
4、复方制剂
包括联邦止咳露(含有可待因);复方甘草片(含有阿片酊);日夜百服宁、新康泰克、氨酚伪麻片(含有伪麻黄碱);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含有咖啡因、苯巴比妥)等复方制剂
划重点:日夜百服宁、白加黑、新康泰克、氨酚伪麻片中含有的伪麻黄碱是制造冰毒的关键原料,所以,多个国家对这类感冒药销售进行了限制。
成瘾性药物,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建议患者使用前咨询身边的医生和药师,在用药过程中遵医嘱用药,避免超适应症、超剂量、超疗程使用,一旦发现成瘾症状,应立即就医。
审核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张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