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年的高考季,媒体上总会出现关于学生服用“聪明药”的报道。一些家长道听途说,从不正规渠道找来某些所谓的“聪明药”给备考的孩子服用。殊不知,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铤而走险,最终可能导致药物依赖,这样无知者无畏的行为可能对孩子带来终生伤害。
进入21世纪,一种用于治疗儿童及成年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药品——哌甲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作为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哌甲酯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它通过促进儿茶酚胺(CA)、多巴胺(DA)等神经递质的释放,并抑制其再摄取或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来增加细胞外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从而兴奋那些控制注意、觉醒度的脑区。
随着该药的广泛使用,国外有些学生在校期间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目的使用哌甲酯等处方药,已经成为全球众多国家的一个日益严重的药物滥用问题,近年来国内也时有发生。据一些国外研究人员统计,部分国家的学生使用“聪明药”的流行率从1.3%到33%不等。
哌甲酯属于呼吸兴奋剂,小剂量时通过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的兴奋呼吸中枢,大剂量时可以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
其常见的不良反应:
■ 偶有失眠、眩晕,头量、头痛、运动障碍、恶心、食欲缺乏、心律失常、心悸;
■ 注射后可引起血压升高;
■ 产生精神依赖性;
■ 可能发生皮疹等过敏反应。
该药过量使用时,有焦虑、紧张、精神错乱、谵妄、幻觉等精神病样中毒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迷、惊厥甚至死亡。
因哌甲酯具有成瘾性,美国联邦政府管制药物法案将哌甲酯列为Ⅱ类管制物质,此类物质是指被公认,使用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依赖性。
美国国立药物滥用研究所曾公布,滥用哌甲酯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风险,导致营养不良、高血压、焦虑、睡眠障碍和增加脑卒中的可能性,还会诱发心梗、癫痫以及其他肝脏及肾脏的问题。
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显示,“聪明药”在健康个体中所谓“改善记忆、注意力、学习、执行功能”等的疗效是不确定的,任何报道中的改善都是暂时的。
相反,由于药物本身是兴奋剂,引起的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谷氨酸和多巴胺水平的相关调节可能导致心血管、神经和精神病理学并发症。
此外,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还有可能造成长期认知下降;可能会导致可塑性学习潜力下降和成瘾等后果。
在我国,哌甲酯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对其生产和经营实行最严格的定点管控制度,普通病人需凭借具有资质的医生开具的红色特药处方才能在医院药房拿到。如果存在网络销售和黑市交易等非法流通,或是作为非医疗目的使用的话,行为本身就已经涉嫌违法,甚至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审稿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药剂科 石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