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时候在外面疯玩受伤后的疗伤神器——红药水和紫药水涂涂抹抹一分钟就再也找不到皮肤原来的颜色。
最近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风靡一时的紫药水、红药水现在好像都买不到了,也没见谁家继续使用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好奇怪哦!这俩货都被时代的马车抛弃了而且可能再也无法回到历史的舞台!为什么呢?让瑞金医院药剂科的副主任石浩强医生告诉你~
红药水、紫药水由于本身的毒性、致癌性等问题,已经逐渐被淘汰。
红药水又叫红汞,顾名思义,含有重金属汞,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从而起到消毒的作用,但其对细菌和芽孢无效,一般用于浅表创面皮肤外伤的消毒。虽然在过去是较为经典的消毒药水,但因为其穿透皮肤的作用较弱,抑菌效果较差,且容易受到有机物、碱性环境的影响而降低消毒的效果,此外,汞及其无机化合物已经被WHO(世界卫生组织)归为3类致癌物,对人体存在着一定的隐患。
正是由于红药水的消毒效果差,而且可能存在的对于人体的潜在毒性,大大制约了其使用,所以才会逐渐消失于临床使用。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全面禁止红药水的使用,但在使用红药水时需格外注意:不可大面积的长期使用,以免汞中毒;在使用红药水时千万不可与含碘的制剂,如碘酒、碘伏一起使用,以免形成毒性较高的碘化汞。
龙胆紫又称甲紫,是一种碱性染料,而紫药水则是甲紫的水溶液,常用浓度为0.25%-2%,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消毒药水。临床上多用于表浅创面、溃疡及皮肤感染,如小面积烧伤、湿疹、疱疹、咽喉炎、鹅口疮等。国外有相关的动物实验表明甲紫是一种剂量相关性的致癌物,全身性用药可致癌!我国上世纪90年代也有文献指出甲紫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不宜用于粘膜及开放创面上。英国已经将紫药水的使用范围限制在局部未破损的皮肤表面,且严禁内服。
我国虽然没有禁止紫药水的临床使用,但在使用时需注意:紫药水不可用于化脓性的创口,因脓液可降低紫药水的消毒效果,而紫药水的收敛作用又可使脓液无法流出,会掩盖病情且使感染向深部扩散;紫药水对于眼角膜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避免入眼,一旦入眼,应及时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紫药水也不宜与红药水、碘酒一起使用,以免药效降低;对于婴幼儿而言,以不用或少用紫药水为宜,因其可引起婴幼儿烦躁不安、哭闹、易怒等不良反应。
既然当年的两大外伤神器
都已经离开了历史的舞台
现在该用什么来处理伤口呢?
居家必备五星好评
最好用的外伤消毒处理神器
碘伏!!
碘伏又称为聚维酮碘溶液,含碘量在0.5%~1%左右,与碘酒的区别在于其溶解于水中,而并非酒精中,故刺激性小,可用于粘膜的消毒。在用药后,也不需要用酒精进行脱碘。碘伏的杀菌速度慢于碘酒,但效果更为持久。
目前,碘伏已逐渐取代红药水、紫药水、酒精、碘酒。碘伏对细菌、病毒、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还可用于烧烫伤、刀伤、擦伤伤口的消毒。对于浅表伤口,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再涂抹碘伏,伤口较深则应使用双氧水冲洗后再使用碘伏。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碘伏时,也应注意避免与红药水一起使用,同时碘过敏、甲状腺疾病患者应禁用。目前,市场上有单包装的碘伏棉签出售,只需将棉签上有标记的一端折断,碘伏即可流入棉签的另一端,方便而实用。
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家中小药箱中常备碘伏或碘伏棉签即可,为应对较深的伤口,还可贮备适量的双氧水。双氧水在涂抹到伤口时会产生气泡,对坏死组织有清除作用。此外,双氧水还有一定的止血效果。
酒精、双氧水、碘酒又该如何使用呢?
酒精是乙醇的水溶液,以75%浓度的消毒作用最强,可使菌体的蛋白质凝固而死亡,并在2分钟内杀死皮肤表面90%的细菌。
然而,酒精存在着一定的刺激性,皮肤破损、粘膜处不宜使用,2岁以下幼儿不宜使用。
双氧水是一种氧化性的消毒液,一般浓度为2.5%~3.5%,当与伤口接触时,不稳定的双氧水会分解并产生氧气,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可用于消毒。双氧水在涂抹到伤口时会产生气泡,对坏死组织有清除作用。此外,双氧水还有一定的止血效果。
临床上常用于需要清创的严重伤口,及有坏死组织和脓液的伤口。对较深伤口中的破伤风菌及口腔中的厌氧菌效果较好。
碘酊又称碘酒,含碘、碘化钾及乙醇,单质碘的氧化作用可使菌体的蛋白质变性,对细菌、真菌、病毒均有很好的杀灭作用,适用于完整皮肤的消毒。
但碘酒在使用后,酒精的挥发会导致碘单质的浓度过高,从而产生一定的腐蚀性,会损伤皮肤,容易导致局部皮肤的脱皮,在使用后的2分钟左右,应该使用75%酒精进行脱碘。由于含有酒精,刺激性较强,碘酒不宜用于破损皮肤及粘膜处,否则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对于碘过敏、甲状腺疾病患者则应禁用。此外,碘酒还不宜与红药水一起使用,以免生成毒性较大的碘化汞,也不宜大面积的使用,以免大量的碘被吸收,从而引起碘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