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食品变“神药”,专割养生焦虑韭菜
案例
某直播间售卖“天山雪莲延寿膏”,宣称“清除全身毒素”“逆转衰老”,售价上千元一盒。经检测,成分仅为普通蜂蜜、糖浆和少量廉价中药材,所谓“雪莲”实为萝卜干染色伪造。
真相
保健品≠药品!90%的“中药保健品”仅是食品资质,无任何治疗作用。
“排毒”“抗癌”“延寿”等宣传均属违规,利用消费者对疾病的恐惧心理牟利。
非法添加西药,暗藏致命风险
案例
一款网红“降糖茶”号称“纯中药降血糖,停用胰岛素”,吸引大量糖尿病患者购买。实际检测发现,其中非法添加了二甲双胍(降糖西药),长期服用导致患者低血糖昏迷、肝肾衰竭。
真相
中药见效慢,宣称“速效”的多为违规添加西药成分。非法添加药物剂量不明,与患者原有药物叠加,极易引发中毒甚至死亡。
伪科学话术,洗脑式营销
套路揭秘
1. “专家”站台:假冒老中医、教授头衔,用“阴阳五行”“经络排毒”等术语包装伪科学。
2. “患者”证言:雇托儿编造治愈故事,声称“高血压痊愈”“癌细胞消失”。
3. 饥饿营销:限时折扣、前100名送“名贵药材”,利用人性弱点促单。
致命话术
“西药伤身,中药治本!” → 淡化慢性病需长期管理的真相。
“医院治不好,试试祖传秘方!” → 耽误正规治疗,病情恶化。
天价“定制养生”,精准收割智商税
案例
某机构推出“私人定制抗癌套餐”,号称用百年人参、野生灵芝等“稀有药材”配制,收费数十万元。调查发现,所谓“稀有药材”多为人工种植品,成本不足千元。
真相
“野生”“稀有”“古法”等词汇无标准定义,全靠商家自吹自擂。
中药疗效需辩证施治,千人一方的“套餐”本质是骗局。
1、牢记三不买
不买宣称“根治慢性病”“替代药物”的保健品;
不买来源不明、无“蓝帽子”(保健食品标志)的产品;
不买直播间、街边摊的“神医推荐药”。
2、警惕四类话术
包治百病、无效退款 → 100%骗局!
免费体检、专家会诊 → 只为推销产品!
国家机密、海外特供 → 毫无科学依据!
3、科学养生四原则
慢性病遵医嘱,不擅自停药;
保健品≠药品,最多辅助调节;
养生先养心,焦虑最伤身;
便宜没好货,天价多是坑!
我们呼吁:别让“养生”变成“养死”!
中药是中华文化瑰宝,但无良商家的贪婪正在玷污它的价值。
购买中药保健品请认准“国食健字”批号,治病请到正规医疗机构!
审稿专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药学部 主任药师 王若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