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特殊人群

怎样预防老年人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发布日期:2015-02-02 来源:医药导报

生理机能的衰老使老年人服用药物后较青壮年更易发生不良反应,加之诊断治疗不正确,选药过多过杂,用量过大,长期用药管理不当,有的老年人长期患病由其家属代开药,病情变化而未经医生检查,最终导致用药不当,有的未严格遵守医嘱。这些内外因素致使老年人用药后产生不良反应,预防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注意:

(1)最大限度地减少用药的品种,可不用的药坚决不用,尽量做到少而精。

(2)用药从最小剂量开始,由于老年人之间个体差异大,因此在用药时既不能凭书本或用药经验,只能就具体患者,具体对待,细心观察,不断调整,摸索出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最佳剂量。

(3)注意老年人用药的矛盾反应。由于老年人的特殊生理,有时用某一种药后出现与用药治疗效果相反的特殊不良反应,如有的老人用硝苯地平(心痛定)治疗心绞痛,反而会诱发心绞痛;服用治疗心律失常的药物反而引起心律失常;用利尿剂氢氯噻嗪反而加重水肿;因此老年人一定要慎重用药,仔细观察,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就应立即减量或停药。

(4)加强血药浓度监测。地高辛、卡马西平、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可监测其用药后血药浓度,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总之,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一方面要依赖于医药工作者掌握良好的医药基础知识以及疾病并发症、既往史,再结合到年龄、体质以及各项生理功能,恰当地选用药品、剂量、用法、疗程,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监测;另一方面,也要依赖于患者本身细心观察,留心自己服药后的感受,严格遵守医嘱,不随意加服药量,才能有效地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