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2日,诺华中国宣布,其创新性siRNA药物Inclisiran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通用名为英克司兰钠注射液,商品名为乐可为。对于很多血脂管理失败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后致残的案例,可以说让人为之振奋,半年一针,用药频次少、疗效维持时间长,有利于血脂的积极管理。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可能大家对ASCVD比较陌生,但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卒中这些病名大家肯定都听过,这都属于ASCVD的范畴。造成ASCVD的一大危险因素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是俗称的“坏胆固醇”。
目前市面上用来收拾这个“坏胆固醇”的药有很多,包括他汀类、依折麦布、非诺贝特等。尽管治疗手段有很多,但仍有 50%~80% 的患者血脂水平难以达标。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LDL-C会在机体的肝脏被“快递员”LDLR所摄取,LDLR与LDL-C形成复合物进入肝脏,然后LDL-C被分解,“快递员”继续回到肝脏表面进行下一轮的工作,从而维持体内胆固醇水平。
PCSK9像一个“卧底”,它可以与LDL-C竞争性结合LDLR,形成PCSK9/LDLR复合物,复合物进入肝脏,在溶酶体的作用下“销毁”LDLR,肝脏表面的LDLR数量减少,这就导致血浆中LDL-C没有“快递员”的运输,越来越多。“坏胆固醇”的累积就会导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这一类ASCVD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为主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城乡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占死因构成的40%以上。可能大家对ASCVD比较陌生,但是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卒中这些病名大家肯定都听过,这都属于ASCVD的范畴。造成ASCVD的一大危险因素就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就是俗称的“坏胆固醇”。
目前市面上用来收拾这个“坏胆固醇”的药有很多,包括他汀类、依折麦布、非诺贝特等。尽管治疗手段有很多,但仍有 50%~80% 的患者血脂水平难以达标。
具体药物可见图2。
图2 国内上市的PCSK9抑制剂
注意:由于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也不相同。
✦ ✦ ✦ ✦ ✦ ✦ ✦ ✦
除了上述已经上市的药物外,生活中也存在着广泛的PCSK9抑制剂
羽扇豆,俗称鲁冰花,就是天上的星星不说话的那个鲁冰花,研究发现,羽扇豆蛋白与纤维素结合,能显著降低胆固醇水平及血浆中PCSK9的含量。
白藜芦醇,广泛存在于红酒、葡萄和花生中,科学家研究发现白藜芦醇可以抑制PCSK9的表达,促进LDL-C的摄取与分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明显,但是目前这些研究只存在于细胞或动物体内,在人身上并没有得到证实。
姜黄素是从姜黄里提取出来的营养素,制作咖喱的常用调味料。有研究表明,姜黄素在肝细胞内,可显著抑制PCSK9 mRNA和蛋白质表达。
这类生活中的PCSK9抑制剂由于其生物利用度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因素的影响,尚处于研究阶段。非大量摄入这类物质的话,不用担心会影响体内的血脂水平。
尽管PCSK9被公认为是继他汀类药物之后最有效的降脂靶点。但是其能否撼动他汀类药物的地位呢?根据目前的数据显示,可能性极小。原因有二:
(1)从经济学角度考虑,截止目前为止,只有阿利西尤单抗与依洛尤单抗进入医保,依洛尤单抗进入医保后价格由原来的1300左右下降至280元左右,按照每月注射两次来计算,年治疗费用仍在7000左右,远远高于他汀类药物的年治疗费用(以阿托伐他汀为例,一盒只要3.6元,即使是每日服用20mg的阿托伐他汀,年用药费用也不超过200元)。
(2)从患者远期获益来看,尽管PCSK9抑制剂能有效降低LDL-C,但是其在降低死亡率以及长期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争议。
因此,在血脂管理方面,患者还是要去正规医院听从医生或药师建议,采用经济、有效、安全及适合自己的方案控制血脂,切不可盲目跟风!
审稿专家:上海市中医医院 主管药师 钱凤丹
标签 PCSK9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