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流行病学显示,目前我国产后抑郁的患病率为1.1%-52.1%,平均为14.7%,相当于每七个产妇就会有一个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然而,对于这个发病率高,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疾病却极少得到人们的重视。最害怕的就是长辈觉得你矫情,老公觉得你小题大做,而你终究还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那么到底什么是产后抑郁,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产后抑郁障碍(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指的是妊娠开始到产后4周内出现的精神障碍性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症状群:
另外有研究证实,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失调与部分PPD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产后雌二醇及孕酮的迅速撤离是某些易感产妇发生抑郁和心绪不良的原因。
对产妇的危害:
① 严重的PPD患者可出现自伤、自杀行为;
② 不利于产妇精力、体力恢复;
③ 增加产妇滥用药物和酒精的风险;
④ 导致共患躯体病或产后并发症恶化或慢性化。
对孩子危害:
PPD患者可能对孩子造成器质性危害、母婴连接障碍,导致孩子智力、情绪与个性发展障碍;增加青少年发生暴力行为的风险。
治疗原则
1、综合治疗原则:主要有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综合治疗的疗效优于任何一种单一治疗。
2、全病程治疗原则:PPD为高复发性疾病,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
3、分级治疗原则:轻度抑郁可首选单一的心理治疗,若症状无改善或者中度以上发作则需考虑药物治疗。重度抑郁发作务必转诊至精神专科医院。
4、坚持以产妇安全为原则。
5、保证婴儿安全原则:国内外均未批准任何一种精神药物可用于哺乳期,因为所有精神药物均会渗入乳汁,原则上应避免在哺乳期用药,必须用药时应当考虑最低有效剂量。
药物治疗
PPD患者若坚持母乳喂养,在使用药物治疗前需进行全面的个体化获益和风险评估。目前治疗PPD患者使用的一线药物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剂。主要包括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6种。
1、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剂:
此类药物均能分泌到乳汁并进入婴儿体内,但是暴露的量比较少,且相对给婴儿带来的风险比较低。常见的不良事件情况相近,例如易激惹、大哭、喂养问题和睡眠减少。
2、舍曲林:
随乳汁分泌的药物较少,对婴儿极少存在不利影响,安全性高,可作为PPD首选药物。
3、帕罗西汀:
随乳汁分泌的药物极少,对婴儿不良反应低,安全性高,也可作为PPD首选药物。
4、氟西汀:
相比其他5-羟色胺再摄取药物,氟西汀半衰期长,更容易在母乳喂养的婴儿体内蓄积,发生不良反应几率较高,且有研究表明氟西汀会减缓婴儿的发育,但是体重仍然符合国家标准。
5、西酞普兰:
婴儿因母乳喂养暴露于西酞普兰后,血清中常可检出较高浓度的药物。部分婴儿出现睡眠障碍、神经发育迟缓等不良反应,停药后可自发缓解。(针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研究数据较少,但西酞普兰的安全性数据可能也适用于艾司西酞普兰,后者是西酞普兰的S型对映异构体)
除了5-羟色胺再摄取剂外,三环类抗抑郁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也常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目前并没有证据证明哪种药物对于产后抑郁的治疗疗效更好,主要还是依据既往的用药史和耐药性。
产后抑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疾病,当出现相关症状的时候,切不可放任不管或自行用药。
审稿专家:深圳大学总医院 艾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