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维生素D2、维生素D3,该如何选?

发布日期:2021-03-01 来源:PSM志愿者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戴蓉

细心的朋友在选购琳琅满目的补钙产品时,会发现不同品牌产品说明书中,同样都是含有维生素D的药品,有的含有维生素D2,有的含有维生素D3。维生素D2 与维生素D3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下面就带你了解一下哦。

维生素D2、维生素D3,该如何选?


了解维生素D家族


让我们先来了解下维生素D:维生素D为麦角固醇衍生物,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钙和磷在肠道中吸收,并抑制甲状旁腺素释放,维持血钙和磷水平正常,从而保证骨骼健康和神经肌肉功能正常生长与发育。维生素D制剂在临床应用广泛,如佝偻病、骨质疏松、慢性肾脏疾病等等。维生素D的缺乏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也会使骨质疏松症加重,导致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有新的证据表明, 维生素D在维持免疫中亦发挥重要作用, 并能预防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及Ⅱ型糖尿病等,所以适当补充维生素 D及其类似物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已知维生素D至少有10种, 但家族中最重要、与人类健康最密切的成员是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维生素D3(胆钙化醇)。


维生素D2


最先科学家在植物中发现一种物质受到紫外线照射后生成了麦角钙化醇,也就是后来我们俗称的维生素D2。它会在光化学作用下发生反应,特别是可以通过紫外线和麦角固醇作用下明显产生作用。


维生素D2主要由小肠吸收,代谢、活化首先通过肝脏,其次为肾脏。最后多存在于人体的肝和脂肪。


维生素D3


在发现维生素D2后十年左右,人们在动物体内又发现了另一种物质叫胆钙化醇,即维生素D3。它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皮肤中,在紫外线照射皮肤时,转变为有活性成分的维生素。


二者如何在体内发挥作用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在体内主要贮存形式是25-羟基维生素D,能最终反映人体对维生素D的含量,也被认为是衡量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最佳指标。25-羟基维生素D最终转化为1,25-羟基维生素D在体内发挥生理活性。


哪些人需要筛查维生素D水平


有调查显示,中国不同纬度城市的,人群普遍存在维生素D不足或缺乏,但并不主张在人群普遍筛查血25OHD水平,而推荐在具有维生素D缺乏风险及需要维持合理维生素D营养状态的人群中进行血25-羟基维生素水平的筛查。


比如以下特殊人群:

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有跌倒史和/或有非创伤性骨折史的老年人,缺乏日照的人群(室内工作、夜间工作等),肥胖儿童和成人,接受减重手术的人群等建议筛查。


患有一些相关疾病的人群:

偻病,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肾病,肝功能衰竭,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急/慢性腹泻、脂肪泻,胰腺囊性纤维化,炎性反应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淋巴瘤,形成肉芽肿的疾病(结节病,结核病,艾滋病,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慢性铍中毒)等。


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效果区别


在早期的不少研究认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没有本质性的区别。例如2016年,来自全球国际科学组织的制定的《营养性佝偻病防治全球共识》认为,维生素D2和维生素 D3等效。但最近几年有研究实验表明,生化指标上显示维生素D2似乎比维生素D3更快在组织中清除,维生素D2不能概括等效于维生素D3。《儿科临床药理学(2015 版)》认为维生素D2和D3功效有差异,同样剂量下,D2的功效是D3的 1/3~1/2。从各类发表的权威资料中也看出,似乎偏向于在补充维生素 D 上选择D3的略占上升趋势。


维生素D的补给方式


增加日照促进皮肤合成和富含维生素D食物的摄入是补充维生素D最经济有效的方法。膳食补充中优先选择补充含有维生素 D 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比如野生三文鱼和人工饲养三文鱼,鱼肝油)和新鲜香菇,蛋黄,动物肝脏等。


维生素D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注意维生素D与几种类型的药物有相互作用。比如类固醇激素类药物会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影响钙的吸收。减肥药物奥利司他和降胆固醇药物消胆胺能够降低体内维生素D和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控制癫痫发作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和苯妥英钠等可增加维生素D的代谢,减少钙的吸收。他汀类和利尿剂也会影响维生素D含量。因此,如果需要单独补充维生素 D及其类似物,请先向你的医生告知你已经在服用的药物,以免造成对自身不利的影响。


无论使用普通维生素D,还是活性维生素D制剂,或者两者联合使用,都建议定期监测患者血清钙及24 h尿钙浓度,根据其水平调整药物剂量,以避免药物过量所引发的高钙血症或高尿钙的发生,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



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黄璞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