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已知可引起人类感染的8种疱疹病毒之一,该病毒直接接触传播或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水疱里面的液体进行传播,水疱里存在大量病毒颗粒,所以在水痘发出来之前以及结痂之后没有传染性,如果水痘出现破溃,就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了患者的日常用品,如毛巾、贴身衣服等均可能会被传染。
如果人感染了该病毒,可引起两种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水痘和带状疱疹。几乎所有(99.5%)的50岁及以上成人曾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并可能随年龄增长而重新激活。初次感染该病毒是发生水痘,而不是带状疱疹。患水痘后,该病毒可能会隐藏起来,在体内呈“沉睡状态”,多年以后可“醒来”并引起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一种通常呈带状分布的疼痛性皮疹,俗称“蛇缠腰”,可见于各年龄段人群,但最常见于50岁以上者。据估计,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在85岁及以上人群中,大约二分之一的人会患带状疱疹。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老人;
存在局部创伤的患者;
较长时间接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放疗的患者;
未进行水痘疫苗接种的人群都属于好发人群。
病毒感染与自身免疫异常,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是发热、乏力、局部淋巴结肿痛、患处皮肤灼热、感觉过敏、神经痛以及沿神经走行分布的红斑上出现成簇不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丘疹。
在出现前驱症状的1~5天后,在一定的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皮疹。皮疹初起为一个小红斑点,继而红斑点形成小红丘疹,迅速变成水疱,疱液清亮,周围有红晕。数群疱疹呈带状沿某一支神经走行分布,一般不超过正中线。3天左右,水疱内水液可混浊化脓或呈血性,水疱壁较薄,破溃或不破溃。至5~10天,疱疹干燥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暂时性淡红色斑迹或色素沉着,若无继发感染,色素沉着或斑迹逐渐消失,愈后不留瘢痕。若继发感染,严重者可出现血疱、糜烂,形成溃疡,愈后则可能留下瘢痕。
带状疱疹多发于身体一侧的腋下、胁肋、胸、背、腰及头面部,沿某一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一般不超过中线。以胸段最多见,其次为腰段、颈段及三叉神经分布区,四肢等其他部位亦可发生,但相对少见。
带状疱疹多以疼痛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未见疱疹,而先见腋下、胁肋、胸背腰部的疼痛,疼痛剧烈难忍,多伴有烦躁不安等症状,这种剧烈的疼痛多见于老年患者。
随着疱疹消退、病情的好转,其疼痛大多数可以逐渐缓解。但仍有一部分带状疱疹患者在疱疹全部消退后,仍留有皮肤的疼痛,久久不消失。若疱疹消退4周后,仍遗留顽固的剧烈疼痛,则称之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在高达30%的带状疱疹病例中,可能相当难治。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明显扰乱患者睡眠、情绪,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严重者可导致精神障碍和抑郁。
带状疱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控制疾病发展极其重要,尤其对于高危人群,要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对于有疑似带状疱疹临床表现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
可通过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1、镇静剂类
颅痛定、索米痛及卡马西平等,对后遗神经痛可给阿米替林睡前顿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盐酸氯米帕明对某些患者可能有效。
2、阿昔洛韦
皮肤局部患处用含有二甲基亚砜的3%阿昔洛韦霜剂涂敷,每日5次,效果显著。对带状疱疹可用静脉滴注治疗,能迅速控制病情发展。对严重的急性期带状疱疹及有一定免疫力的患者,可用较大剂量,能明显减轻疼痛。
3、缬昔洛韦
患者对缬昔洛韦能较好耐受,缬昔洛韦对加速带状疱疹的皮疹愈合与更昔洛韦疗效相同,且服药更方便。此外,在缩短病程方面,缬昔洛韦较阿昔洛韦稍强,服药期间宜多饮水。
4、泛昔洛韦、喷昔洛韦
口服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能明显加速皮疹愈合。
5、外用药
碘苷、酞丁安等用50%~60%二甲基亚砜溶液配制,涂于患处,炎性红肿可减轻,疱疹变干,疼痛减轻。
6、神经妥乐平
对病态的机体组织有显著的修复作用,对正常组织几乎无影响。对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均有活化和修复作用。对神经损伤导致的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冷感,麻木,乏力等均有明显疗效。
7、肾上腺皮质激素
可用于体健的患者预防后遗神经痛,及严重患者如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带状疱疹的治疗,可及早用药,早用早起效。
带状疱疹患者大多数情况下会在两周好转,多数可以治愈,免疫力低下人群需治疗时间更久。带状疱疹很少危及生命,治愈后一般不会再发。
但带状疱疹前驱期无皮损仅有疼痛时诊断较为困难,而且目前带状疱疹治疗方法有限,接种疫苗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措施。也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加以预防。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魏理
标签 带状疱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