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介绍了微生态制剂
药师带您正确认识微生态制剂(一),这次我们系统科普益生菌药物的特点。
菌株特异性
益生菌药物的最大特点是作用和疗效具有菌株特异性,即某些益生菌菌株的作用为特有,不代表所有该种或该属的益生菌均具有这一作用。
剂量依赖性
体外研究和临床试验证实,益生菌需具备足够剂量才能够发挥作用,剂量不同会导致效果差异明显。与化学药物的剂量标识不同,益生菌药物的剂量以每个包装( 片、袋) 含有的菌落数(CFU), 即活菌的数量进行标识,一般为1-10×108CFU / 包装。
不同产品、不同菌株发挥作用的剂量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产品低剂量即可发挥作用,而部分产品则需要较高剂量。
治疗所需剂量只能依靠临床研究结果个体化确定。
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具有自我繁殖能力,因此药物代谢需考虑以下问题。
给药途径
益生菌药物的作用部位基本都在胃肠道,尤其是结肠,因此一般口服或灌肠使用。
吸收和移位
一般认为胃肠道是益生菌开始活化部位,不会因胃肠道消化、吸收而造成移位。
清除和排泄
目前认为,摄入的益生菌菌株不可能永久定植于人类和动物肠道,最终会被清除和排泄。细菌的死亡很大程度依赖于胃肠道微生态结构,包括酶、灭活剂(胆盐)、上消化道的胃酸刺激、抗生素和抗真菌药物的应用、益生元的应用以及药物剂量等。
微生态制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类药物,迄今为止,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微生态制剂引起严重毒副反应的报道。益生菌药物主要使用的菌种分离自健康人肠道,作为人体的一部分,这些正常菌群伴随人类进化过程,且部分菌株作为发酵菌种应用已有上百年历史。来自肠道以外的菌株如布拉酵母菌和蜡样芽孢杆菌临床应用也有几十年历史。
因此,益生菌的安全性是得到了时间验证的。胃肠道使用益生菌药物的体内过程比较简单,摄入的益生菌一般在肠道存在1周左右即随粪便排出,因此,这类药物不会对机体造成明显的毒副作用。
目前,对益生菌安全性的担心主要是作为药物使用的菌株能否引起潜在感染,是否能携带和传递耐药性,以及能否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益生菌药物为活的微生物,应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以免影响疗效。若需同时应用抗生素,应加大益生菌剂量或错开服药时间,最好间隔 2-3 小时以上。胃肠道外使用抗生素影响较小。布拉氏酵母菌、酪酸菌和芽胞杆菌制剂对抗生素不敏感,可以与抗生素同时使用。
审稿专家:广东省药学会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 副主任药师 黄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