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海口市一位“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吃了30多年青霉胺片突然买不到了,而这药“一顿”不吃就会导致病情恶化。其实,廉价药出现“药荒”已经不是新鲜话题,早在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今年上半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断供。近年来不少小众药、廉价药常出现短缺,甚至停产,且这样现象愈演愈烈。廉价药断了“供”,病重的他们怎么办?
廉价药,又称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并公平获得的药品;具有安全、必需、有效、价廉等特点。全国政协委员雷后兴表示,新一轮医改取消了廉价药最高零售限价,但并没有改变廉价“特效药”的现状,每年仍然至少有十几种药消失。尤其是廉价“救命药”的缺失,危害甚大。不少患者因为“无药可用”,导致手术延迟、治疗中断,甚至错过了最佳抢救期、治疗期。有些只能选择价格高几百倍的药物替代,一些病人面临着“用不起药”的情况。不仅仅是这些“救命药”缺货,很多普通廉价药也常买不到。
廉价药都去哪儿了?
没利润,药企不愿生产
随着原料、人力等上涨导致药企生产成本提高,廉价药利润缩小,有些药企为了保持一定的增幅,只能把廉价药淘汰掉。据《华商报》报道,前列康普乐安片(60片),30多年来价格一直是12.2元。价格与成本严重倒挂,药企利润越来越低。
市场需求量少,原料受限
一些廉价“救命药”主要针对罕见病和突发状况的患者,需求量极小,全国只仅有少数或甚至一家药企生产(如溴吡斯的明)。某些药物原料的短缺,也会造成该药品在一段时间内出现短缺。如鱼精蛋白,提取鱼类精子有季节性;其次,我国上千种原料药中,有50种原料药仅有一家企业取得审批资格,像左甲状腺素,甲硫咪唑等原料药完全依赖于进口,这些都可能限制原料的供应。
药品管理机制不完善
2009年8月,卫生部发布,遴选确定307种基本药物,这类药物的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给付范围,一些地方招标一味追求低价格,这也无形中加速了廉价药的消失。在利润过低的情况下,药厂干脆停产,或者换新包装再涨价。随后2015年5月,国务院发布取消原政府制定的药品价格。低价药迎来“涨价潮”,部分药品价格翻倍,有的涨幅超过三四倍。如2013年治疗痛风常用的别嘌醇片每瓶5.8元,几家生产企业垄断后持续提高价格,到2015年,每瓶已涨至23.8元。
此外,药品定价虽然放开,但按照现行政策,基本药物实行省级集中采购,并实行零加成。不少企业为打开销路会以廉价药作为“敲门砖”挤入采购目录。中国医学科学院专家孙建方说,招标几年一次,药品一旦以低价招标并定价进入医保支付体系,即使成本上涨也无法根据市场情况改变价格,故药企在拿到“入场券”后就大力推高价药,以获取利益。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廉价药生产规模缩小。
如何保证廉价药不断档?
药品短缺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难题,其成因也很复杂,主要表现为供应性、生产性、机制性以及垄断性短缺。应该如何保证廉价药供应?
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既要快速应对燃眉之急,更应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我国将建立完善短缺药品信息采集、报送、分析、会商制度,统筹采取定点生产、药品储备、应急生产、协商调剂等措施确保药品市场供应。采取措施鼓励这类产品注册、申报,对这类短缺药加快审评。同时可通过招标方式将这类药交给有能力的企业开展集中生产,并在纳税等方面提供政策优惠,保障临床供应需求。
对临床必需、用量小且易短缺的药品,必须走出“救火式”的治理模式。建立重点监控药品目录,选定廉价药的定点生产企业,计划性做好货源储备,保障停产后供应衔接。
廉价药短缺,急需的他们怎么办?
对于因原料药限制或生产其他环节引起廉价药短缺问题,建议去当地规模完善的医院寻求。
对于生产厂家停产的廉价药,应积极的询问医生或药师,寻找其他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的替代来缓解病情的进展。
一审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李娟
二审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杜光
标签 廉价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