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煮散是介于汤剂和散剂之间的一种剂型,有散剂“药物粉末”的形态,有汤剂“煎煮”的使用方法,患者所用的是一种最具中药特点的混合汤液。这种传统中药是将中药饮片粉碎加工成粗粉加水(或酒等)共煮,去渣取汁(或不去渣)而成。
1.初现煮散
煮散具有悠久的沿用历史,文献考证煮散渊于先秦,其较完整的记载始见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和《金匾要略》,两本经典中有7个方剂具有煮散剂性质。如治疗瘀热证的“抵当汤”,煎服法为将方中四味药“锉如麻豆,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又如四逆散由“甘草(炙)、 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右四味,各十分,捣筛”制成散,用以治疗“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但当时还未有煮散之名。可见煮散,就是炮制后的中药捣细、加水、煎汤取用的方法。秦汉之前至汉代是煮散的初现期。
2.煮散正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此时“煮散”被正式定名。“煮散”一词首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有续命煮散、独活煮散,防风煮散,茯神煮散等。其用法如下:“续命煮散,主风无轻重,皆治之方。……十五味粗筛下,以五方寸匕纳小绢袋子中,以水四升和生姜三两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即药物粗粉袋装加水煮取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疾病治疗的需求变得多样,加之唐末至五代,连年战争,药材供不应求,为节约药材,故提倡应用“煮散”。
3.煮散繁荣
至宋朝,中国人口增加,商业和科技高度发达,战争不断,医药也因适应人口、经济、军事、国家政治的要求发生较大改革,煮散成为主流医药产品,中药煮散到达了鼎盛时期。宋官修本草《太平圣惠方》中几乎全用煮散,原为汤剂的亦改为煮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汤剂方共128首,采用煮散法的有68首;散剂方共241首,采用煮散法的共132首,其他如丸剂、丹剂、饮剂等方,也有采用煮散法的,采用煮散的方剂总计有237首,占总方剂数788首的30.07%。“丸散膏丹神仙难辨”,虽有国家政令,但要保障一包混合粉末煮取的汤液的质量难度还是相当高的,当时有良知者对以散代汤的风气也提出了批评。但因当时中药市场供应紧缺,煮散在宋朝大行其道。
4.煮散衰微
到了金元明清时期,药材资源供不断充足,“煮散”法的种种缺点则日益凸显出来,如“药粉”加工及所煎液中药渣过滤的繁琐,使医生和病人都不能坚持。而汤剂的饮片能部分保留药物鉴别特征,方便买家鉴定药材质地和品种,不像煮散难以辨认原药材,从而有利于保证药物真伪;饮片可以切制成许多美观的外形,适合于中药经营者创造口碑,于是中药煮散慢慢衰落下来,饮片普及逐渐取代了煮散的使用,但并未消逝,许多“煮散汤剂”至今仍有沿用,如凉膈散、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玉屏风散、银翘散、止嗽散等。
5.煮散未来
时至今日,不说地球村70亿人口,就我国近14亿人想用中医药维护健康,中药资源的问题日趋严重,为珍惜有限的中药资源,煮散重新被重视。煮散因其遵循了中医理论的基本原则,也保持了汤剂处方和群药共煎煮的特点,打粉过滤等加工对现在技术而言均是十分便利的事,煮散节省药材、节省能源、煎煮率高等也已被现代研究和临床实践所证实。在目前医药资源匮乏、药价上涨明显的情况下,推广中药煮散这一古老的药剂形式,是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意义的。
一审:上海市皮肤病医院 朱全刚
二审: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唐洪梅
标签 煮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