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基本常识

预防乙肝病毒传播须知

发布日期:2017-10-31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者:李文婷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肝炎大三阳是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表示病毒在人体内不断复制,有较强的传染性。肝炎小三阳是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表示病毒复制活动及传染性较弱。

乙肝病毒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我国属于高发地区。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对全国1~29岁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4岁、5~14岁和15~29岁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0.32%、0.94%和4.38%[1]。乙肝及其病毒携带者的血液及体液均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包括唾液、泪液、汗液、乳汁、精液、血液等,密切生活接触都可能被传染,其主要通过母婴、血和血液制品、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那么怎样预防乙肝病毒传染,怎样才能把感染乙肝的危险减少到最低呢?

(一)乙型肝炎疫苗预防

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乙肝疫苗接种的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接受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HBsAg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男同性性行为者、有多个性伴侣者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接种部位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或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2]。乙肝疫苗的接种需视具体情况并遵医嘱进行,接种疫苗后一般反应轻微,少部分人可能出现低热、接种部位红肿、压痛等症状,一般均在1~2天内消失,乙肝疫苗使用的安全性有可靠的保证。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类等一些药物过敏者禁用。空腹饥饿时,过敏性体质和孕妇,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接种乙肝疫苗在妊娠期间不是禁忌证!

(二)传播途径预防

严格防止医源性传播,对医疗器具严格消毒,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及分泌物时均应戴手套。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不进行不正规的纹身纹眉,不吸毒;选择正规医院或献血站献血。进行正确的性教育,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避免性传播。对于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三)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对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和饮食治疗,降低其传染性,隔离传染源也是预防乙肝病毒传播的一种方式。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应定期回医院复查,了解自身的情况,配合医生治疗,控制病情和减少病源传播。

(四)增强饮食保健,提高机体免疫力,才能阻止乙肝病毒入侵。

虽然我国有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但与他们正常的交流活动是不会被传染的,例如一起就餐,相互握手,礼仪性接吻,相互拥抱,跳舞,共同游戏、旅游,同室同居,同一教室上课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所以我们不应该歧视或者拒绝与他们交流哦。

您会发现了解如何预防乙肝病毒传播后,原来它并不可怕。


一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刘玉兴

二审: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陈文瑛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