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药品安全知识  > 安全用药常识  > 儿童安全用药

小儿使用中药应注意哪些问题?

发布日期:2017-05-04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 杨丽娥

儿童用药安全是影响儿童健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与成年人相比,小儿的体质处在生长发育的过程,其身体各组织、器官功能未发育成熟,冷暖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抗病能力较弱,因此,小儿用药须格外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须注意辨证用药。

小儿其“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邪气易由表而入,侵袭于肺,故小儿多患肺疾,以感冒、咳嗽、肺炎、哮喘等病症最为常见,使用中药前应当辨清寒热虚实、切勿胡乱使用中药。小儿体质本为“ 稚阴” 、“纯阳之体”,变化多而迅速,如出现感冒,非单纯的风寒或风热感冒,应及时就医,不要自行给药。

第二:须注意用药剂量适宜。

小儿中药用量,与成人有别,在临床处方用量时,不能简单地把成人的用量用于小儿,必须随年龄大小、个体差异、病情轻重等合理使用剂量。小儿使用中药应中病即止,尤其是辛热、苦寒、攻伐及药性较猛烈的药物,在使用时对其用量必须严格按比例用量。为临床上计算方便,可按成人中药一般用量为准,进行折算:如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婴儿为成人量的1/3~1/2,幼儿及幼童为成人量的2/3,学龄期儿童用成人量,须按医生处方医嘱,不可随意增加剂量。

第三:须注意用药禁忌。

在选药组方时,有的药物应当避免合用,称为中药配伍禁忌。药性猛烈的中药如药性偏热、偏寒,或有引起吐泻作用的药物,除了要慎用外,一旦进入处方,原则上用量宜小,且要加强观察,中病即止。另外,毒性中药有专门的管理和使用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小儿应避免使用;特殊病例需应用时,也应从最小量开始,视病情变化再考虑适当增加,一旦病势已减,即应停止。 

第四:须注意煎服方法。

服用中药一般以汤剂为主,掌握正确的煎服方法,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否则既浪费药材,又因煎法不合理,会明显影响疗效,甚至延误病情。 

1.小儿中药煎法  在煎煮前,加水超过药面2~5厘米,浸泡约30分钟;一般先用武火(大火)煮沸,再文火(小火)煮约30~40分钟;需要提醒的是,若为治疗感冒的汤剂,文火煎煮10~15分钟即可;若为调补类应煎煮30~40分钟;而其他性质中药,如健脾、化湿、理气、活血、止咳、祛痰等处方,可煎煮20~30分钟。

2.小儿煎药量  小儿煎药量可根据儿童年龄大小来决定:新生儿一日量只需约50毫升;婴儿为60~100毫升;幼儿及幼童为150~200毫升;而学龄期儿童则应煎到250毫升。以上为常规煎药量,根据病情,也可有一些变化,需灵活掌握,如病毒性感冒高热持续不退者,煎药量可加大分3~4次服用;而素体脾胃虚弱的小儿,煎药量应适当浓缩以减少服用量,可避免因服药量过大而引起的恶心呕吐。 

3.小儿中药喂服方法  由于中药汤剂苦涩难喝,多数小儿不会自觉服药,甚至还会出现拒服或服后呕吐等。因此掌握正确的喂药方法很重要。对待小儿服用中药不能急于求成,尤其是给婴幼儿喂药,更需耐心,喂药动作要轻柔,不要强行喂服,防止口腔粘膜或齿龈受损出血。对拒服的小儿,可固定其头手,用金属汤匙将药液送入口中,使之自然吞下,但不要捏鼻灌药,以防药液呛入气管或引起窒息。

第五,须注意服药时间与药温。

1.服药时间  适时服药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方面。小儿服用中药,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确定服药次数。患病初期、急病要分多次服用;而慢性病、调理病一日两次服药。一般来讲,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如病在胸膈以下,如胃、肝、肾等脏疾患,则宜饭前服。某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饭后服;补益药多滋腻碍胃,宜空腹服;治疟疾药物宜在疟疾发作前的两小时服用;安神药宜睡前服;慢性病定时服;急性病、呕吐、惊厥等须煎汤代茶饮者,均可不定时服。

2.服药温度  汤剂一般宜温服。解表药一般要温热服,服后还须温覆盖好衣被,以助汗出。寒症用热药宜热服,热证用寒药宜冷服。

一审:广州市中医院  郭洁文

二审: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耕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

关于PSM | 联络我们 | 加入PSM志愿者 | 美国PSM | 印度PSM | 问题反馈

免责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686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09573号

技术支持:深圳瑞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