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合理应用


2017-05-22

利尿药是通过促进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的排出,而增加尿量的一大类药物,可用于治疗水肿性疾病(如肝硬化腹水、心力衰竭、肾病综合征)、高血压等疾病。
我们不妨来想象一下,如果自来水管中的水压太高,聪明的读者朋友们有最简单、方便的办法能使它降下来吗?
放掉一点水来减压?
是的,这是个好主意,水管里的水少了,压力自然就下来了。
其实,利尿药降低血压的道理也就是如此地简单明了。
利尿药家族是一个光荣的家族,它们在人类和高血压的“战争史”中印刻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利尿药的分类



利尿药“家庭成员”不少,读者朋友们耳熟能详的有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它们各自的特长有所区别,可以分成三个“派系”。

1.袢利尿药  

又称为高效能利尿药,如呋塞米.较多应用于肾功能不全患者,但过度作用可引起低血钾、低血压。

2.噻嗪类利尿药  

又称为中效能利尿药,代表药为氢氯噻嗪。这类药物应用最为普遍,但长期服用会导致低血钾,对血糖、血尿酸、血胆固醇在药理学理论上有一定影响,糖尿病及高脂血症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痛风患者禁用。

3.保钾利尿药   

又称为低效能利尿药。利尿作用弱,能有减少K+排出,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与噻嗪类利尿药和袢利尿药这两类排钾利尿药相比,保钾利尿药的特点就是在利尿的同时不会引起血钾的下降。







利尿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这些利尿药的作用机制听起来有些复杂,但说白了,利尿药进入人体后目标只有一个开始主要是利尿。
它们通过各自的特长在肾脏上“略施小计”,增加钠盐和水分的排出,导致血管内水分减少,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实现血压的降低。
利尿药的作用部位、作用机理、效能强弱各不相同,合理使用需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个体化给药。它对高血压病人还有温和的降压作用以及加强其他降压药物的作用,所以服用利尿药得讲究方法,否则就会成为“双刃剑”。






1. 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  

除治疗急症外,多数利尿药首次服用通常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逐步加至治疗量,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应在每天早晨口服:  

大多数利尿药为每天口服一次,应当安排在早晨口服。一方面由于药物口服后1-2小时发挥疗效,6-12小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16-18小时。患者早晨服药后白天尿量增加方便排泄,夜间药效消失利于睡眠。另一方面与服用每日一次的降压药相同,因人体血压每天的高峰期出现在早晨,而利尿药一般都有降压作用,早晨服药既利于发挥降压疗效,又可防止夜间血压过低。

3. 宜在饭后服用:  

多数利尿药可引起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饭后或进食时服用不仅可减少胃肠道反应,还利于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4.不宜长时间服用:  

由于利尿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出,如果服用利尿剂时间过长、用量过大,会造成失水过多,可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血钾,也有可能导致脑血栓的形成。因此,利尿药应视病情间歇服用。

5. 长期服用不宜突然停服:  

利尿药与降压药合用治疗高血压病需要长期口服。患者在停药时应逐渐减量,突然停服不仅可能使疾病“反跳”,还可能引起钠、氯及水的潴留。

6. 长期服用需调节血钾:  

由于利尿药作用机理不同,无论使用哪一种“派别”的利尿药,由于它们对电解质,尤其是血钾的影响,在用药过程中需要进行监测。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血钾的升高或降低,也不见得高血压朋友就得和利尿药说“bye bye”了,这完全可以通过补钾或者联合应用排钾利尿药和保钾利尿药的方式来纠正电解质紊乱。

7.警惕过敏反应:  

呋塞米与磺胺药有交叉过敏反应,对磺胺药过敏者禁用。

8.腹泻时不宜应用:  

包括急性及慢性腹泻,由于腹泻会使体内液体丢失、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而服利尿剂后血液浓缩加重,血黏度会更高,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中风、心肌梗死等。

9.代谢性疾病患者应注意:  

利尿剂能干扰糖、脂、尿酸的代谢。糖尿病患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病人应禁用或慎用。

10.不宜喝酒时服用:  

利尿药主要通过排尿来发挥药物作用,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如果饮酒,酒精能够扩张血管,可暂时性增强降压作用,同时由于血管扩张,回心血量减少,而出现低血压反应,容易使人摔倒。

11.对那些夏天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理想,而天气变凉后,药虽没有改变,可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就可以考虑加服小剂量利尿药:

道理很简单,因天凉出汗减少,血管张力又有所增加。用点利尿药,给血管减点压,血压自然又会控制到理想水平。

12.现在已有个降压药与利尿药联合的复方制剂,服用更加方便。

作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药学部 葛苗苗  审稿专家:北京世纪坛医院 袁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