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不少患者在看过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后,会提出“为什么这药的副作用这么大,还能服用吗”的疑问,从而开始犹豫到底是否要服用此药物,甚至有些人因为过分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在身体出现病患时拒绝使用药物治疗。那么,药物不良反应真的那么可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一、什么是药物不良反应?
DRUG

我国将药品不良反应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通常人们所说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他还有过敏反应、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药品之所以会产生不良反应,是因为大多数药物都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当用于治疗某种疾病时,一般只利用其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作用,其他暂时不需要的作用就变成了不良反应,也就是说药品的不良反应和治疗作用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变的。例如,阿司匹林在作为解热镇痛药时,其抑制血小板聚集导致的出血就成了不良反应,而对于有血栓倾向的患者,抑制血小板聚集却是治疗作用。

二、药物不良反应是药品质量问题吗?
DRUG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中明确指出不良反应是“合格药品”对人体产生的有害反应,而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属于假药或劣药,其对人体造成的损害属于广义的“药害事件”,通常造成的危害比不良反应更加严重,但不属于不良反应的范畴。因此,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该药品的质量没有关系。

三、药品说明书中罗列的不良反应越多就代表该药品越不安全吗?
DRUG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实际上,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上市时间长的药品,使用经验较多,对不良反应的认识也较全面,其说明书上罗列的不良反应内容也较多,但并不说明其越不安全;相反,有的药品上市时间很短,人们对其安全性的认识很有限,其说明书上可能没有很多内容可写,当然也不能说明其更安全。

四、不良反应可以预测吗?如何预测呢?
DRUG

不良反应是可以预测的。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通常按发生频率分为五种:非常常见,常见,偶见,罕见,非常罕见。对大多数人来说,非常常见和常见的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会比较高,偶见、罕见和非常罕见基本很难出现。

因此,可以根据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一栏预测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将曾经出现过不良反应的用药史告诉医生和药师,结合年龄,性别,民族,血型等个体因素,综合预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临床试验中,为了避免遗漏任何不良反应,受试者服药后所有的不适反应都被作为“不良反应”来记录,包括与服用本药无关的一些反应,因此,说明书中的不良发应是使用该药品时出现的所有不良反应症状的汇总,并不是每个人用药后都会发生。

五、如何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DRUG

医生会根据治疗疾病的需求与承受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之间的利弊,综合筛选药品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从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作为服药者,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第一,按时按量服药。药物进入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与人体的新陈代谢息息相关,服药的时间和用量,直接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特别是一些影响体内激素水平的药物和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的药品。因此,我们应该按照医生和药师的用药交代,按时按量服药。

第二,加强用药相关指标监测。很多患者对医生的定期复查的交代不重视,甚至忽视,实际上复查时用药相关指标的监测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因为长期用药会对人体肝肾代谢功能带来负担,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作用过程,医生需要根据各项指标检测考虑是否需要调整用药剂量或者用药品种。

第三,准确用药,不重复用药。切莫擅自诊断和随意使用药品,药品的特殊性就在于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服用的药品不能治愈疾病,那就相当于在吃毒药,安全隐患不言而喻。同时,服药时根据药品说明书也可判断药品的种类和基本作用,对于相同作用的药品切记不要同时使用,因为其治疗作用不仅不能叠加,反而会使不良反应的隐患成倍增加。

第四,告诉你一个简单的逻辑,因为你有这个病,这种药能治疗这种病,初步判断又没有禁忌症,你应该考虑使用这种药。而不是相反,先看不良反应,因无根据的担心,放弃治疗。

第五,再介绍一个简单的办法,花点代价去咨询药师。他们是专门研究药物使用的,有防范药物不良反应的理论和管理经验。

第六,有没有不良反应的药吗?理论上应该有,但要找到它太难了。目前研发成功1个能确保临床有效、安全的新药,一般要用十几年时间,花费数十亿资金。很难想象出找到那个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药时,科学家化去了多少时间,社会为此消耗了多少资源,患者等待了多少时间。

因此,不良反应并不可怕,我们应该重视和面对它,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无需害怕,防患于未然,从正确认识不良反应开始。

来源:武汉市中心医院  作者:刘珊  审稿专家:北京世纪坛医院药剂科 袁锁中